一个人独自旅行,无须去遥远的大都市,也未必一定要去颇负盛名的国家级风景区,就在三两个小时的车程之内,朝去夕归,到那些小镇或乡村逛逛,也必有我未曾认识的陌生人,未曾见过的种种新鲜事物,有我从未听过的许许多多充满真善美或离奇怪异的故事,让我去赞美、歌颂抑或谴责。这扬人之善,惩人之恶,乃自古文章皆有的事。
懵懂少年时,我最喜欢听老师讲高尔基的故事,讲他童年的艰辛,讲他在人间受苦受难,讲他受尽种种折磨,被人监视打骂着,依然在柴堆上或神灯下自修了许多小说,激发了他改变自己生存环境的意志,勇敢地离开那个束缚他自由和思想的地方,去追求他的大学梦想,虽然那梦想难以成真,一本文学作品《我的大学》已足以让许多真正的大学生汗颜。
年岁渐长,我有了阅读能力,读前辈作家艾芜的《南行记》,就愈加感动。一个身无分文的青年,胸前挂着一瓶墨水,包袱里就一支笔,一叠纸,一双草鞋,寄身于满是跳蚤臭虫的鸡毛店中,与那些贫病交加的无助者为伍,饿得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卖了草鞋换烧饼暂时充饥,而他还得赤脚走很远很远的路。
如今我一个人独自旅行,比他们那时候的漂泊流浪,要顺畅、轻松得多。如果是在本市范围内,朝去夕归,带上手机、茶水,往来坐车,中午吃个快餐,总费用也就数十元。这么一点钱,一般都难不了人。
我这个人身体瘦小,没有将军肚累赘,行动自然如学了轻功一般,比较敏捷。2017年4月30日,我曾写过一则题为《日跨两省有何难》的生活手记,大意如下:
29日上午9时许,从广东椹城上车,10点到石城,即乖车往石角,中午在一脚踏两省的石角与盘龙之间徜徉,看人阉鸡并拍了照、煮蒜馅籺、以腊鸭配糯米饭,认真观察粤桂两省人差别并不大的日常生活习惯。
午后1时许坐车到广西古城,在集市拍了几张颇具特色的小吃照片。2:30乘车往陆川,下车后沿江畔休闲带与一些老者攀谈,了解其生活变化及想法。15:48乘动车上玉林,乘多路公交车纵横往返游览市容,深感其变化之大,并不亚于粤地。在玉林师范学院门前,请在旁边守着快递货物的靓崽帮拍了照片。以排骨煲仔饭为晚餐,配以葱花蛋汤,仅13元。夜宿玉林一旅舍,价廉、洁净、清静。
30日早,本想往金城江,因下午才有火车,便改乘中巴往容县,全程54公里,车费15元。10时许到达容州古城,沿街步行,穿小巷而过,至容县高中留影,聊为纪念。
午餐后,乘公交车往绣江畔,在古容州衙门前留影,自想吾乃白身,无缘作知州,有幸在此留下足迹。古古怪怪的,不知怎么就想起“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古话来。那样的知州,也不是一般胆小的读书人敢作或愿作的。
稍后伫立绣江之畔,东望天堂山。时近黄昏,且天阴,无夕照,远山一片迷蒙。夜宿容州,房价比玉林更廉。有雨,没有外出,在手机上作文……
我一个人的旅行我这次出游,来去3天,在容县买了三本书,与车费、食宿合计,所费仅330余元。如此想来,一个人独自旅行也并非难事。
我曾无数次地在纸上书写自己在田野拾荒、在遥远的竹子山为人牧牛,被本族恶少阿邦、水湖三扔掉锄头,踩烂戽斗,踏扁鱼篓,追赶几条田垌,幸好他俩追不上我,免却了被他俩殴打,作为自己童年的苦难。我曾写过一两百万言的知青生活札记,将那段青春岁月,当作我人生的苦难,一一加以描述,好象要申冤一般。
现在认真地思考一番,想想高尔基、艾芜所经历的种种人生,我那些所谓苦难,其实不值一提。简书众多师友都曾启发我,激励我,认为我那些生活经历,恰好是一笔精神财富,如果运用得好,写上些篇章,对己对人都有所启迪,有所裨益。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简书上的师友们,就我所接触交往者,都是些善良忠厚,诚实真挚之士,他们不仅自已努力进修,有自己的才学、佳作,对我这个上简书仅4个月的老人新手,就给予过许多鼓励与帮助,他们的金玉良言,实际上就是激励我书写的动力。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和鼓励,也就没有我那些表达种种实生活的作品。
一个退休老人,就凭一部手机,用手指书写,4个月中,每日以2000字左右推文,能在简书上发162篇文章,累计28.87万字,别说是我自己,恐怕都超出了我们家那些比我年轻得多的儿女、侄辈们的想象。
我常常想,假如简书是一座城,那我一个人从遥远的雷州半岛来此旅行,遇上的总是些贤人,能人,好心人。设若一篇文章就是一盏灯,那这简城的万家灯火中,终归也有一盏灯属于我自己。
至于我,发出的文章有人看,对那些看我文章的人,多少能有一点儿愉悦,某一事某一语对他有所启发,有些微的帮助,那已足慰吾心,其余就服从简书精英们的策划和安排,我努力将文章写好就是,也就并不多想。
于是,我一个人继续独自旅行,去发现更多新的事物,认识更多的人们。我趁着身体尚健,精神不老,腿脚方便,上下车、步行均能自如,白天就东奔西走,观察,聆听,拍照,夜里就静静地书写自己的发现和思绪。一个人能够如此,确实是人生的大快乐,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我一个人的旅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