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46年,秦国派大将军蒙骜再次东出,进攻韩国,韩国上下十分害怕。
恰好当时秦国向天下羡慕兴修水利的人才,韩国的收到这个消息,想在这件事上动脑筋,韩王经过讨论韩国君臣一致认为此法可以消耗秦国国力,使它不发兵东征。
韩王于是派遣水利专家郑国去咸阳,游说秦国兴修水利,从仲山起,开凿一条引泾水、沿北山东注洛河的灌溉渠。
工程进行中,秦王觉察到了韩国的真是意图,为此想要杀掉郑国。郑国说:我确是为韩国延长了几年的寿命,但是这条灌溉渠如果修成了,秦国也可享万世之利。秦王认为他说得有理,于是命他继续主持施工,完成了此项工程。
这条水渠引肥水灌溉盐碱地四万多顷,每亩的收成都高达六斛四斗,秦国关中一带从此更加富裕起来。
参考《资治通鉴秦纪1》

评论
韩国的计划在一定的时间内,是有效的,但是韩王这个人做的太少了。他至少还应该做一步,那就是合纵。
郑国去秦国修水渠,花费了秦国大量的人力物力,等到秦国消耗到了极点的时候,国库必定空虚,韩王如果乘这个机会,合纵五国,向秦国进攻,这样秦国内忧外患,离灭亡就不远了!
韩王贪图眼前利益,不思进取,就算派十个郑国去秦国修渠,他也不能削弱秦国!只有连环计组合拳才能对秦国造成伤害!不痛不痒的派一个间谍,就想削弱秦国,岂不是太可笑了!
对此,你怎么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