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杂谈国史杂感想法
他身为卧底反助秦统一六国,一项伟业至今闻名

他身为卧底反助秦统一六国,一项伟业至今闻名

作者: 老罗侃史 | 来源:发表于2019-05-29 08:08 被阅读3次

战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历史时期,出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人物和事件,比如郑国。

郑国是战国末年的韩国人,他是韩国的水利工程师,负责管理水利工程,处理一下水患防治,整修沟渠等事情。他本来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但一个谁也没有想到意外,让他在中国的水利工程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当时,已到战国后期,函谷关以西的秦国国力非常强大,正在逐步蚕食周边国家,而与秦国交界、国力最弱的韩国是首当其冲,多年来,韩国被秦国欺负的欲哭无泪,韩国国君非常恐慌,担心秦军一旦东进,第一个被灭的就是韩国。

于是,为了延缓秦国入侵的时间,韩国国君派郑国前往秦国帮助秦国修建水渠,希望秦国大建水利工程,以致劳民伤财,大大消耗秦国国力,使其无法迅速发动灭国战争。

当时,秦始皇已经主政秦国,郑国到秦国后,经过一番苦劝,说服了秦始皇,同意由他主持修建水渠,这为韩国暂时带来了几年休养生息的时间,但是却让秦国的关中地区得到了灌溉,使得关中四万余顷土地变成了良田,一跃成为当时最好的耕地。

因此,郑国此举使得秦国的国力更加强盛,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为秦国真正一统天下打下了基础。有趣的是,为了纪念郑国的丰功伟绩,秦国人将这条水渠命名为郑国渠。

郑国渠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水利建筑,是最早在关中一带修建的大型水利建筑,对于关中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郑国渠最早是在战国末年的时候由秦国开凿的,整个工程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大约耗时10年。

据说,郑国在修水渠的中途被秦王识破,为了自保,郑国只好供认不讳,并且说虽然这么做暂时延缓了韩国的灭亡,但是修建水渠对于秦国有百利而无一害,秦王相信了他,郑国之后也忘记了自己的间谍的身份,一心一意的修渠。

十年之后,郑国渠完工,该水渠西引泾水,东引洛水,绵延300多里,受到郑国渠灌溉的良田多大四万余顷。郑国渠利用泾河泥水来灌溉天地,使得当地原先的盐碱地变成了一片沃野,粮食产量大大增加,使得关中成为了天下粮仓,正好为秦国之后一统天下做好了最后的物质准备。

可以说郑国非但没有达成削弱秦国的目的,还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值得讽刺的是,修完郑国渠之后,没有多少年,秦国攻伐天下,最先被灭的就是韩国。

相关文章

  • 他身为卧底反助秦统一六国,一项伟业至今闻名

    战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历史时期,出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人物和事件,比如郑国。 郑国是战国末年的韩国人,他是韩国的水利工程...

  • “道与法”的中国式关系

    中国人,是特殊的群体。战国时代就有了法家思想,并由商鞅变法助秦统一六国,强秦却因暴政覆灭,法度因此丧失。中国人对法...

  • 秦统一六国

    秦始皇是我国的第一位封建帝王,秦始皇在位时期为统一中国创下了不朽的功绩,那么我就来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

  • 一笔梦战国(4)

    上回书说道苏代游说不成,辞官归隐,六国兵临函谷关,齐王不明事理,出兵攻打宋国,反助秦大获全胜。孟尝君被罢相,...

  • 上蹿下跳的老鼠

    大家都知道,李斯是秦始皇背后的男人,为秦并六国谋划,秦统一六国后,又提出废除分封实行郡县、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

  • 滚滚车轮碾过,回味悠长

    几次三番的听闻领导说《大秦赋》好看,讲秦国统一六国的丰功伟业,终究也是忍不住,凡有时间也全心拜读一回。 从秦孝公全...

  • 秦权为壶,气度泰然

    【秦权】秦权为壶,气度泰然,刚正不阿。 秦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权”就是用来称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权”壶就是仿...

  • 赵、魏都与秦接壤,但秦灭六国时,为什么首先灭韩国?

    在之前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介绍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战,他之所以能够完成统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秦孝公、秦昭襄王等...

  • 秦始皇一开始善待文人,后来为何“焚书坑儒”

    最近在读《史记》,发现秦统一六国之初,秦始皇对六国文人本来是非常尊重的,但从他统一天下的第九年开始,却突然来了一个...

  • 【秦始皇】

    千古秦皇始是奇,万年帝业后人痴。 此生功过谁评述,是贬或褒由尔思。 横扫六国成伟业,统一天下展英姿。 虽然残暴能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身为卧底反助秦统一六国,一项伟业至今闻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os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