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收心试考完后 ,我在浏览学生的作文 ,这次作文要求以高三学生的身份 ,给高一新入校的学生写一封信 ,谈谈如何为自己画好自画像的问题 。大多数学生写的都缺乏真情 ,习惯于讲道理 ,说正确的话 ,恰恰不会把话说的真诚 亲切 。
这时一个男生的作文,引起了我的注意 ,他在文中这样写道 :“高考考的是题,老师应该给学生多讲怎样做好题,讲其他与做题无关的内容都是放屁 ,能顶个锤子用!”
看到这里,我内心十分惊异 ,难道这个学生认为语文课堂上只能讲习题,决不能讲 跟文化有关的东西 ,这个男生为什么如此功利又目光短浅呢!他是一个爱好踢足球的男生 ,平时字也写的好,也有朗读的才能 ,但他为什么在语文学习上却是这样的一个错误认识 ,感觉这样的学生真的无法教了 。因为他语言的粗暴,折射出他对学习的厌倦 。功利心已让他没有了是非观 。他可能恰恰忘了,正是那些无用的东西才打好了有用的精神底子 。
由此我又想到了领导在会上说的一件事 ,他说:“大家都抱怨学生上课爱睡觉,为什么今天一化学老师的课堂上,同学站在后面听课,而有的老师的课堂上,同学们却坐在那 打盹呢 ?看来还是有些老师的课堂不吸引人,咱们老师在备课,讲课上还是要好好下功夫 。 ”
这话初听起来没有错 ,但我发现 能站在后面听课的学生,多数是在理科的课堂上 ,而语文课堂上很少有同学 站起来听课。因为大多数同学认为语文课少听几句和多听几句,似乎差别不大 ,因为对成绩没有多大的影响 。看来这仍然是老师和学生的功利思想在作怪。文理科教学方式本就不具备可比性 ,一味讲题也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
现实中,许多学生认为语文课就是睡觉课 ,他们体验不到语文课堂中思考的乐趣,也无法 去体会 一个意思用多个句子表达的 细微差别 ,他们很难体会较高的文学趣味,对一个人的帮助 ,对一个人气质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分数粗暴的追求,已让他们的心灵触觉越来越麻木 ,自然,他们对语文等学科都认识,愈来愈浅陋!
回头再看那个学生的作文中的话语 ,虽然粗暴 ,但好在他有了质疑精神 ,这算是可贵的一点 。因为我们的教育很少培养学生去怀疑的品质,我们总习惯把学生当成工具 ,嘴上说着要培养人,其实眼中恰恰没有人的存在 ,所以这个学生既可以说是功利教育下的蛋 ,也算是这种教育的牺牲品 !想到这里,我不由生出了一种深深的悲哀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