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迅猛发展,传统行业影响颇深,以曾经大众认为最稳妥的银行业为例,网银的出现便捷了人们的操作,柜员的需求量减少,去年一年工行裁撤柜员1.4万,今年4月上海市更是推出首家“无人银行”。互联网银行的异军突起,传统银行的日渐式微,电商的蒸蒸日上,实体店的门可罗雀,鲜明对比下是传统模式的尴尬处境。与此同时,居民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房贷、医疗、教育压得很多人透不过气。居民负债率从96年的3%到17年的48.9%,翻了16倍,房价动辄上百万,孩子没生就要考虑学区房,寻常百姓一场大病就倾家荡产,孩子从出生就自带吸金属性——奶粉、课外班、特长培养、留学费。
那么,现在是最坏的时代吗?
1、医疗技术的提升,拯救了多少人。
历史上因疾病丧生的人很多。1348年爆发的鼠疫,三分之一英国人丧生;19世纪一场霍乱,仅印度100年间死亡3800万人;20世纪的“西班牙禽流感”,一年内患病人数超过5亿,死亡人数近4000万,相当于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4倍。
说到身边人和事,我姥爷42岁那年,一天吃喜酒,多喝了两杯,回家后头疼欲裂,去医院诊断是脑出血。当时医疗条件有限,无法治疗,只能安慰式地挂了两瓶没有作用的盐水,便让回了家。到家后,他常喊头疼,疼得甚时竟用头撞墙,最后,也只挨了三天。
以前受了风便致命的风寒,董鄂妃的天花,鲁迅《药》里小栓的肺结核,现在都能轻松治愈,甚至连大规模的传染病也研发出疫苗,有了防控手段。曾经的我们“闻癌色变”,随着技术进步,配合着每年体检,也都变得不再那么让人绝望,李开复的四期淋巴癌不仅基本治愈,化疗连头发都没掉,虽然癌症现在还是最冷血的健康杀手,相信攻克这个疾病只是时间问题。
2、公共设施的完善,丰富了多少人。
常听路边有人唱着:我想要带你去浪漫的土耳其,然后一起去东京和巴黎,其实我特别喜欢迈阿密和有黑人的洛杉矶。
头上是蓝蓝的天空,脚下是踏实的土地,只要有钱有闲,我们可以去这星球上任何一个地方。喜欢读书的,图书馆有浩瀚海洋;喜欢音乐的,流行歌星有演唱会,古典音乐有演奏会;喜欢美术的,全球各地的美术馆供君赏阅.....
很多人也许觉得这习以为常,但想想古今中外,方知来之不易。明代宋濂,家贫买不起书,就向藏书的人家借,回家把书抄下,记着日子按时还回去,冬天天冷,砚台里结了冰碴儿,手冻得不能回弯和伸直,也不敢停,不敢稍稍超过借书的时限;在西方近代,音乐及名画欣赏是王公贵族的娱乐,普通人终身也难得一见。
3、自由度的拓展,解放了多少人。
对于工作,现在我们有更多职位、机会和学习充电途径,个人的工作选择方面有更大的自由。
古代知识分子学而优则仕,基本只有做官这一条路;后来职业又等级划分明显,上九流、下九流,甚至厨师都是一个不光彩的行当。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只要付出辛苦,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值得尊敬。
古人有怀才不遇,遇不上伯乐的千里马就只能蜗居马厩;现在,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就可以脱颖而出。
4、学习方式的多样,改变了多少人。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在课堂上或者自己啃教程,学习一般的学生,基本没可能听到名校老师的课。而现在,哈佛、耶鲁、麻省、北大都推出了很多公开课,也有好多领域牛人在APP上开专栏,完全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习。如果没大块时间,可以看TED,短小精悍;坐车时,可以听书快速获得知识碎片,还可以判断这本书是否值得买回来,免花冤枉钱。
曾几何时,学习琴棋书画,普通人家不仅难以负担,也很难请到合适的老师。现在若愿意,击剑、潜水、射击等等等等,都是可以找到学习的方法,哪怕你想学开飞机。而且,还能从各种渠道找到具有相同爱好的圈子,一起齐头并进。
日新月异,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注脚。支付宝、共享单车、无人超市、网约车,每样都改变了我们生活模式。去年李彦宏开车在五环跑一圈,宣告无人驾驶汽车成功研发;埃隆·马斯克私人公司成功发射“猎鹰重型”大推力火箭,并成功回两枚收助推器,做到了中美俄世界三强50多年都没做到的事;MIT的张峰教授发明精确定点的基因编辑工具,该技术可用于解决6000多种由基因引起的常见疾病,如一部分癌症、老年痴呆、渐冻症等。
研究表明,我们寿命变得越来越长,90后这一代的平均年龄可以到100岁。头脑更机敏、工具更先进、科学更发达,每个人对实现个人价值的看法和野心都各有异趣。科技发展,学习开放,思想自由,现在,难道不是最好的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