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小说的写作以及内涵还有思考而言,并不算精彩。不知道是不是审美的问题,个人感觉对人物的塑造挺好,但是缺乏立体感以及内在,相比较于小说我觉得电影和电视剧就更有味道了。
就思考的问题而言,有两个一个是残障人士脆弱的情感世界。科幻的情感世界,以及有些类似艺术家的那种迷狂的情感世界。总是有些偏执的追逐心中的那个影子,因为只有那个影子给了自己安全感,也是这个影子让自己充满了痛苦。其中以金燕、沙老板两个在这方面表现的最为直接,一个是执着于形式的浪漫,一个是不断回味初恋的触感。
其实情感中残障人士还受家庭以及社会的影响,从个体被强加成了社会的团体,这个其实是残障人士共同拥有的,就像一个普通人结婚,别人会觉得很正常,男人和女人在一起嘛,阴阳结合嘛,而残障人士结婚就会被人各种说,会说一方善良,或者说看看一般人都不能这样,就好像人和动物结婚了一样被这个世界监视。这也不光在该小说的主人公们侧面精神面貌中反映出来,在【冯骥才】的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更是大胆的解剖揭示了一些无聊具有偷窥癖好的人物形象。也是由于这样的环境,让一些人对情感的态度是封闭的,对自我的态度也是封闭的,其中以泰来,以及小梅两个人为代表,小梅是社会以及这个不公平的世界的牺牲品。家里以及社会让她觉得命运就是这样,悲剧降临没有反抗只有无声的忍受,或许只有将自己献给泰来才是她唯一还残留的倔强。而家庭影响的代表则是王泉和小孔两人,王大夫的谦和淡雅与世无争,小孔的泼辣算计两个人呈现互补的形式,也有真情实感,但是却受到家庭的干扰让两个人都陷入了深深的苦恼当中。
残障人士除了情感世界的复杂与敏感外还有自我认知的障碍,其中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每个人都想当老板,瞎子的这种感觉更加强烈。”沙老板这样,张宗琦这样王大夫也这样,归根结底就是自尊心的问题,残障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上进,这样的心是好的可是沙老板把身体弄垮了,自己的性格改变了副作用在残障人士身上也体现的很明显。因为想不断证明自己不差,只是想不断证明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存在的不得不说残障人士是这个世界上最有目标的人,一点夸赞就会想要去付出全部。最终形成了空旷的生命形式,故事中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的,即使他们很有才华,很有涵养最后却依然无法逃脱空旷的命运,只是因为先天的缺陷。
另外一个就是残障人士与世界的辩证关系究竟该如何统一?总会有高有低,这是这个世界运行的不变的法则,如果残障人士和这个世界和解了,那么丑的人就会被贬低,如果丑的人被和解了,那么头发开叉的就会被贬低,这个世界总会有不同,这是史铁生先生所思考的问题,然而被贬低就是没有价值与意义吗?谁都无法说明这个世界是否有价值谁也无法得到答案自己是否有价值,所以应该去寻找,最终的结果才是评判的标准,过程是痛苦的,有像剧中的残障人士一样的空泛的人,也有普通的芸芸众生,无非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活着,透过肌质看到本质就能摆脱外部的影响,这也是作者或许想通或许没想通的东西。
残障是一种天灾或者人祸,我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像一个运气好的人发了财然后嚣张跋扈被人讨厌一样,一个人运气不好垂头丧气也会让人讨厌,真实的世界是运气好不代表人的本质就好,夸耀的只是你受上天眷顾的地方,以及他人让给你的东西,一个人得到了就该谦虚,就该去付出因为你的得到是他人的谦让,你真的就比别人厉害?一个种地几十年的人,一锄头就弄死了你,你连挥舞锄头的力气也没有,而你却觉得你高于他?他要是想弄你拿把锄头整天凶巴巴的盯着你,别说和你的对手竞争,吓都吓死你,你的认知真的胜过他吗?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些人在无声的谦让,而得到的人就该去付出才对得起你的得到,因为你的一切来自于他人的谦让。残障就像成功一样只是它是坏运气是不一样的运气,是为这个世界增添色彩的运气。你会发现淘宝客服,电话顾问或者公益天使就是这些朋友们,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的工作努力的生活,努力的寻找自己的价值,没有所谓的高和低,只有将他人的谦让拿来挥霍的人。在一些他人觉得工资低,不愿意做的岗位上,在一些人类认为不体面的岗位上都有残障人士的身影,他们是谦虚的是对这个世界怀抱热情的,有不同可也有相同,都在未知的世界探索。普通人怎么会比残障人士高一等?工业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劳动力当劳动力被解放了,那么残障是否就会消失?秉持着残障人士是弱势的人是否就是落后与无知?
总得来说,《推拿》故事结构一般,人物塑造一般,揭示的世界却新奇别出一格,就像《朗读者、生死朗读》中的男主受性的影响一样,这部故事对残障人士的认知也绝对是可以给人带来这个效果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