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一位古代文学史的老师说,他最讨厌的人就是虞信,实在是因为虞信是个纠结体,活得太纠结了……一方面在敌国位及显贵不回故国,一方面又怨恨自己对不起自己的祖国……反正就是,自己混的不好,自己难受,混的好了,还是因为愧疚难受,无论他怎样做,他就是个难受……
再举个相反的例子,说说张骞吧……张骞出使西域,被匈奴俘虏了9年,这期间,还娶了个恩爱称心的匈奴老婆……并且匈奴人并没有为难他,要不然他也不能前后逃跑两次,估计第一次逃跑抓回来就打死了……换句话说,一个男人,在异国他乡生活了十来年,逮着机会就跑路了,而且没有带着老婆一起跑,十年如一日,信念不死,志向不灭……义无反顾的回长安送情报……而且后来还和李广一起带兵打匈奴……反正,历史告诉我们,他是个英雄,司马迁老人家,也没有写他有啥纠结,甚至连他老婆都没有提起。事实上,他第一次逃跑被抓回去,又回到老婆身边,第二次逃跑才带着老婆一起跑的……说到这,我不好意思的废话一下,张骞算是个好男人吗?他对老婆说抛弃就抛弃了……不过,我重点想说的还是他不纠结……
再说说玄奘吧,我要说的,不是《西游记》里的叨叨念的唐僧,而是在公元627年偷渡出去,只身求佛法的唐朝僧人玄奘……取经的故事不说了,人人都知道,就算是没有妖魔鬼怪,也算是历经磨难,九死一生……玄奘大师在我国佛法中的形象就不说了,那是天上闪闪发光的星星……我想说的是玄奘和西域小国国王鞠文泰的事……如果没有鞠文泰倾尽全国之力的支助,玄奘根本就不可能一个人翻过冰雪覆盖的葱岭,没有鞠文泰的护佑,也根本不可能穿过广袤的西突厥帝国……换句话说,如果没有鞠文泰,鬼知道玄奘是个谁……等玄奘取经回来,途径高昌,高昌已经灭国,鞠文泰已经死了,玄奘也没有履行他和鞠文泰的约定,在高昌讲经三年,而是避开高昌直接回国了……无论有什么原因,我始终觉得玄奘是有负于鞠文泰的……当然,这并不影响他继续当我们心里的星星……
再说说一代名臣张居正吧……人人都知道他是大明第一名臣,在他的手里,大明王朝又坚挺了几十年……还有一个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事实是,他有经济问题……如果非要让他跟国之巨奸严嵩比较一下的话,当然,严嵩不配,毕竟,业务能力上差的太多……不过,他们是有共同点的,那就是大家都有经济问题,大家都做到除皇帝以外的第一把交椅……决定后世对他们平价的关键就在于,张居正既贪污又干活,而且还干的挺好,干到明朝第一名臣……而严嵩是占着茅坑只贪污不干活……都是有本事的人,废物是干不到宰相的……
再举个大清朝的人,雍正朝有个名臣孙嘉鑫,好像不是这个“鑫”,不过意思说明白就好了……这是个大清官,清到啥程度,反正你把你脑子里能想出来的清官的形象都堆积在一起就对了……什么吃糠咽菜,爱民如子,最后累死在工作岗位上……反正,他是雍正皇帝树立的清官典范……不过,历史也告诉我们,他这个人,当年在河南当巡抚,清是清官,绝对没有贪污腐败。不过,他也没有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死脑筋,反正就是他怎么杀坏人也好,做事也好,做的都没有生产性……大家还是一个穷,还是吃不饱……当然这并不影响他做他的模范……
…………
扯的有些远了,我到底想说些什么呢……
到现在我还是没活明白,什么是对的……我一直想做对的事,犹犹豫豫,小心翼翼,纠纠结结,在乎别人的看法,痛苦不堪,一事无成……
综上所述:
我想说:这世上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勇敢的活下去,酣畅淋漓的活下去,想要的就去争取,想做的就去做,九死一生,千回百转,回也不改其志……违法乱纪的除外,毕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还是不要踩这个雷比较好……你要是说,你就是喜欢做天下第一大坏蛋,我也支持你,毕竟这个志向也很远大……只要你能够成受做天下第一坏的压力和后果,比如毒枭,比如黑社会……
就当我放了个屁吧,最近话有点多……毕竟窝在家里养病是相当无聊的……实在不行,约我吧。陪聊天,闲扯……反正能放松心情[呲牙][呲牙]
好像这世界上的事换个角度怎么都讲的通……
完了,我是个没有信仰的废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