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

作者: 贺爱群 | 来源:发表于2019-01-05 06:34 被阅读106次

    27日,紧张、期盼中,这一天终于来了。像所有的日子一样从容。乱了的只是自己的心绪。

    红——我的引路人,未曾真正谋面,却一眼认出,比我想象中年轻,窈窕,黄色连衣裙,浅蓝花伞;音,浅发黑衣短裤,丰满。“生人”见面,没有想象中的紧张。拿到盖有市女作家协会会员的蓝色证件,没有预想中的快乐。感觉有点像《虚惊一场》中那束紫花。

    做好了做笔记的准备,却没有下笔。想着:想记住的 会记住;不想记住的,做了笔记也不一定会再看。

    薛媛媛老师是这次请来的核心人物——一位亲切、随和的知识女性,齐脖短发,脸宽而不长,戴着眼镜,她列举了好几位荣获诺贝尔奖的女作家,她认为女人比男人更感性、更细腻,更能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细节美和生活中的艰难。作品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身生存的空间,但必须提炼,必须恰当的选择题材。一个长篇几十万字,如若不能确定自己所写能超越同类已出作品就不要去写,否则所有的付出和努力换来的就是废纸一堆……

    作家——一个带着光环的称号,似乎遥远,又触手可及,却又什么都不是。在场的作家们大多都不是靠文字吃饭。她们都有不同的职业,从主席到普通作家,有的甚至转移视线搞摄影或写歌去了。

    早就知道作家清贫,即便能写出像《红楼梦》那么奢华生活的曹雪芹也死于穷困潦倒,像给我们桃江留下千古绝唱的黎锦晖也在欲归不得归的思念和痛苦中客死异国,就连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过是住在平房,每天提篮出去买菜的老太婆……

    “作协”聚会的场地是从国土资源局借来的。午饭看上去倒也丰盛(相对我而言),但好像也有些人没去,这些经费是不是也经王、李等奔波筹来的?红说:“举办这样一次讲座不容易。”

    为了节省时间,让在座的都有展示的机会,主席一再强调展示时间必须控制在六分钟之内。与会人员大多都有作品展示,只有三位是展示的别人的作品。红是其中一个,她是为家乡的旅游发展事业而展示的;另一位是替一位与病魔搏斗的作者展示的;还有那位 气质高雅的记者,不但她朗诵的好,她展示的那篇写给灾区孩子的作品也不错。比起我们只顾自我展示,或仅仅是自我介绍自我推荐的人来说更令我佩服。

    开始,太阳公主还一个一个报名请会员们 上去展示。后来只说下一位,下一位……看到没人上台。我破天荒自己主动上台。我不知道我哪来的勇气,可到了台上。我还是手脚发抖。后来红和音都告诉我。说我声音太响亮。其实我只是想把我的自卑和怯懦压下去。因为台上台下都是真正的作家,而我,一个乡下的笨眼子,况且我朗诵的不是我这些天精心准备的散文。而是一首小诗,因为我怕耽搁别人的时间。

    展示中,那位长得结实,披着卷发的会友对西藏对“仓央嘉措”(也许这四个字有笔误)充满了神往,她那种追梦的激情和执着感染着我。还有黄平主席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从他对书的喜爱,到在书中的受益 ——他是幸运的,既拥有了“黄金屋”又找到了颜如玉……黄兄用诙谐流畅的语言向我们诠释“”在他人生各个阶段对颜”和“玉不同的认知和感悟。黄兄秀着他与书海的结缘,秀着他“颜如玉”的老伴,秀着他的幸福。祝福他和他的颜如玉幸福着永远的幸福。

    展示中,王建萍主席特意介绍了一位女富豪。这位女富豪富态,穿着打扮却一点都不张扬。她说“:作协就像一个百花园。园里,凤凰、牡丹、玫瑰……各种生灵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点释放着各自不同的光彩,而王主席就是这百花园中的园长;同时,作协又像一个加工厂,王主席就是这个加工厂的厂长……很恰当的比喻,像诗一样的语言。我无法记住她所说的全部,只记得她说的大概意思。

    27日,有失落,也有收获。感谢红,感谢市作家协会,感谢带给我感动的所有会友。我不奢望成为作协这个百花园里 抢眼的鲜花,但我也希望我能成为一颗越长越茁壮的小草,无需艳丽的装束,也要四季常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7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ol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