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面要求我不能撒谎,撒一次谎打一次。于是,打出来我实话实话的习惯。于是我也想当然地认为,别人也是这么长大的,别人的话也都是完全可信的。于是,我很容易相信别人。
当我渐渐长大时,妈妈发现了问题,开始为我的将来担忧。她总是说,“你这样以后怎么在社会上生存?”然后我就郁闷了,这从小不能撒谎,坦诚待人,不是你们要求的吗?怎么现在又担心了?
再往后,我有了一定的辨识能力,却发现家里面4个人,同一件事情能讲出来三个版本,而我还是那个旁观者。
后来在另一个人身上发生了同样的事情,他所描述的事实,总和我最终揭露的真相不尽相同。我生气并困惑,问他原因。他说:“我并没对你撒谎,我讲的只是事情的一面。一件事情会有很多种解读方式,而我只是把你想看的那一面告诉你罢了。”
听完解释我更加困惑了,觉得没有办法猜透这样的人,就像永远看不懂的《罗生门》一样。于是只有敬而远之。
而今年在最亲近的人身上栽了一个大跟头,我觉得也是因为无条件的信任,导致对方可以为所欲为,还不用担心我提出任何质疑,于是乎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和我坦然相对。
如果说对于亲近的人,毫无保留的信任,尚且说得过去。但是面对“认识”的人,依然这样,是不是有点缺心眼儿呢?
我有一个御用发型师,由于他比较了解自然卷的头发,我跟他了很长时间,他到哪个店我就跟到哪个店,实名铁粉一枚。后来他到一家离我有20多公里的新店。我只能降低找他的频率。
第一次去,他就让我办卡,而我觉得那家店着实太远,一开始不想办。但是经不住他好说歹说,办了一张总监卡,打完折下来剪一次头70元。然后他让我在某团上写点评,我忽然发现,某团的总监剪发一次只要60元,比我充值办卡的优惠力度还大。我想想算了,没有去问他,我觉得发型师大部分收入还是来自于办卡的提成。只是提醒自己下次再做项目的时候,先看看某团上的价格,再做决定。
可是呢,我这个不长记性的人,最近去找他打理头发的时候,他和我推荐了很多套餐,然后又让我往卡里面充钱,把7拆卡换成5折的。我又充了,5折之后那款套餐为599元。然后我又很信任地把钱充了。等到我回去又要帮他写点评,看到了同样的套餐,同样的药水,某团上只要499。。。。。。
我只好和自己说,”吃亏就是福“。可是。天天这样傻乎乎的,真的就好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