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晓骊上学了要住宿。黄珍重也是因此而唉声叹气起来,因为她要给米晓骊准备一些在学校住宿期间吃的菜。
虽然说米晓骊和他的同学们,带的也全是一些类似酸萝卜、腌豆角、炸好的油豆腐等坛子里泡或腌制的可以保存很长时间的菜,但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这些基本上也都是农村每家每户实打实的下饭菜。
而米晓骊的家里,可真的是穷得叮当响啊……
就这些普通人家该有的菜,米晓骊家也是捉襟见肘。
在那青黄不接的日子里,米大轩都是要厚着脸皮去岳父家挑一担晒干的红薯干回来,然后掺和在大米里,一日三餐地吃,而且也还要算计着田里新的稻谷什么时候就可以收割回来了……
虽然对于米晓骊来说,换了个花样,好像米饭还更好吃了。但对于成年人来说,吃这种掺和了的米饭,丢的不仅仅是脸面,也还是难以咽下口和禁不住饿的。
因此,对于米晓骊要带的咸菜,黄珍重也是在发愁了好几天后,亲自回了一趟娘家,带回了一些腌制的红辣椒梅豆子、腌刀片豆和大头萝卜菜,以此来先应付一段时间再说。
对于米晓轩上学住宿,要用来装粮食和菜的箱子,米大轩也是差点就要被米晓骊记恨一辈子了。
原来他也是在米晓骊第二天就要上学了,才想起必须要有个箱子这么一回事的。
还因为手头太紧,他不能像有钱人家那样,可以直接就去商场给孩子买一个皮箱子(那时的皮箱子,只有县城里的百货商店才有,而且也算是一个稀缺货)
而且自己会做些木匠活(在这点上,米晓骊还是很佩服他爸的,家里的一个木头碗柜,包括数量有限的几张板凳,就是米大轩自己依葫芦画瓢做出来的),还有现成的木材,但家里还真没有现成的箱子。
而且也是因为他自身的疏忽大意,导致并没有时间去帮米晓骊认真准备一个箱子。
在米晓骊气得都要快哭了的时候,米大轩才拍拍自己的脑袋说:“别哭、别哭,家里的床底下有一个装工具的箱子,你上学就带那个箱子去吧!”
米晓骊一听,立即就跑过去看,并把箱子里的老虎钳、活动扳手、十字起子、电工胶布、电线等烂铜废铁全都一股脑的倒出来。
但米晓骊看着这个箱子还是不怎么乐意。因为这个木箱子太小了,仅长约60公分、宽约30公分,怎么看就怎么都透着寒酸气。
米大轩笑着对米晓骊说:“孩子,你看这箱子多合适呀!你又并不装其它什么东西,装点米和菜足够了,况且箱子大了还不好拿……”
只是,谁也没这个小箱子(不管米晓骊愿不愿意、会不会感到寒酸和羞羞)就一直伴随了米晓骊的读书生涯,直到米晓骊离开家乡出去闯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