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位于福州市以东约七十公里处。县城所在地凤城是一座面积仅30平方公里的小镇,四周环山群绕,仅东面一条不足百米的凤河与口小腹大的罗源湾相连。罗源一中座落于凤城岐山之阳,迈上九十九级石阶,站在校门口,可以俯视全城,远远眺望凤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校园树木葱郁、花团锦簇,处处景色宜人,睐青芳草、松鼠跳翠、赤桐飞檐、格致垂梅、龙骧槟榔、苹婆飘絮、迎暾醉弈、松涛竹韵等“八景”至今让人难以忘怀。罗源一中的前身为罗源县立初级中学,创办于1942年。1958年定名为“福建省罗源第一中学”。在老校长黄兆希的精心运作下,1961年成为全省14所重点中学之一,屡次被评为全省高考红旗单位,被誉为“山区教育的一面红旗”。
1970年,我踏进罗源一中的大门时,老校长因遭到残酷的摧残迫害,已含冤去世多年。一些老教师还没有从挨斗受辱的恶梦中醒来,对学生总是客气有加,完全没有了师道尊严。在这扭曲的年代,“知识越多越反动”成了至理名言,“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五年的中学时光,要么到工厂或农村接受工人农民的教育,要么开展诸如“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等名目繁多的运动,真正用于上课的时间已所剩无几。加上没有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成绩好坏无关紧要,学习既没有压力,更谈不上动力。
时光如白驹过隙,1975年7月我和我的同学高中就要毕业了。从踏进校门到即将告别母校,这五年中有太多的分分秒秒是在懵懵懂懂中一晃而过的。虽说是高中毕业,但其知识含量与今日之高中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没有英语、历史、地理、生物等课程,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四门课的难度只相当于今日之高一的课程。高中毕业对今天的孩子来说,是争分夺秒迎接高考,踏进大学的校门,接受高等教育。对我和我的同学来说,高中毕业意味着直接走进社会,大部分同学需要到农村插队,从学生成为农民。如果说,六八年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还充满着革命激情和浪漫色彩。那么,到了七十年代中期,残酷的现实将这一层华丽的外表撕得一干二净。傍徨、恐惧、担忧成了我一个十七岁少男高中毕业时的心理负担。
学校没有举行毕业典礼,也没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聚餐。天可怜见,那个岁月,连聚餐的念头都没有丝毫闪烁过,无论是经济状况还是社会氛围都不允许有这样的想法。1975年7月10日,我走进班主任的办公室,从老师手中接过高中毕业证书,轻轻和老师告别。走下九十九级台阶,回头望一眼熟悉而又陌生的校门,失落、苦涩一齐涌上心头,泪水一下子盈满了眼眶。我不知道,前方的路在那里?我更不知道,将来有一天,我回来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2005年春节,散落各地的同学一齐相聚在学校操场的榕树下,大家一起追忆那逝去的岁月,一起耐心察看教室黑板上留下的影子,一起仔细品味蓝球架下洒下的汗水。是呵,不管今天我们来自何方,不管今天我们是成功还是平凡,这里有我们最青春最阳光的烙印,尽管曾经有过失落,有过苦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