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倜傥的张学良携赵四小姐进入王文成公祠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1938年冬,风雪交加的贵州高原,接纳了从南京逃难般来黔的失意人。囚禁于此的将军,面对群山万壑,真心“闭门思过”了么?他是否想起四百年前,浙江余姚人王守仁从南京“因言获罪”而被谪贬到龙场驿的故事?血气方刚的少帅,会否与阳明洞中的古人有过彻夜交谈?或者,面对祠堂门前、君子亭下他的蒋委员长题词而喃喃自语,陡生一腔无处发泄的怒火?致良知,知行合一,真正做到,谈何容易?!哲人先贤王阳明尚且对天呐喊“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何况平生书生意气左右的汉卿呢。
时间流逝五百年。秀美修文已是王学圣地。炎夏季节,这一处因阳明洞而闻名遐迩的圣地,却鲜有热门旅游景点的熙熙攘攘。阳明洞在哪?手机导航竟然无法准确地找出它的位置。只得不停问路。在冤枉跑完数十公里乡村道路后,终于望见了这山岭平坝间突兀而起的龙岗山。偏安一隅的阳明洞躲猫猫样藏身山间松柏竹林中。就想,当下贵州,交通发达,要寻觅这一世外仙洞尚有费不尽的周遭,那五百年前的龙场驿,怕是山重水复、雾障肆虐、虎狼横行之地,王守仁拖着杖刑残躯,是如何克服千难万险万里迢迢抵达这蛮夷之地的?
忙不迭入王阳明纪念馆。虔诚推开前厅高大的木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尊通体漆黑的王守仁全身木雕像。墙壁上悬挂着这位大家的生平简介。说的是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明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曾因病告归,于会稽龙瑞宫旁之阳明洞开馆讲学,世称阳明先生。病愈后再职。明武宗正德元年冬,宦官刘瑾擅政,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人。王守仁仗义执言,上疏论救,竟惹恼宦官,被庭杖四十,谪贬龙场驿栈作驿丞。五年后谪贬期满,复官庐陵知县。刘瑾灭,王守仁奉诏入京,作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卒于告老还乡途中。追谥文成。后人尊王文成公。
入黔前,翻阅了资料,略知王文成公乃明代杰出思想家,也是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军事家。这位中国哲学史主观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自幼聪颖,初习程朱理学与佛学,后转习陆九渊心学,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求诸事物,其学识影响可谓巨大。更有史家赞曰,集立功、立德、立言于一身的王明阳“心学”思想传播中国,远涉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东瀛人就是仰仗王守仁之心学力量,终结数百年封建幕府统治,成功实现明治维新。有据于此,孙中山1905年7月在东京对中国留学生侃侃而谈,“日本之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皆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创制心学思想的哲人,饱尝命运的饥寒交迫。细细思量,这世间,有谁的命运之舟能够一帆风顺?!人生的跌宕起伏大起大落,是苦难,亦是幸运。谪贬蛮荒,灾难深重,却让王阳明不经意间成就贵州“龙场悟道”史话。换言之,这正是上天对殉难者独有的垂青与眷顾。
初来阳明洞,纯朴憨厚的贵州山民在洞侧助其修造茅草房,用以遮风挡雨。大儒王阳明依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意,为茅屋命名“何陋轩”。五百年后我们拜谒“何陋轩”,道路指引说是王阳明当年的书斋兼卧室,多少有些牵强附会。先生栖身的茅屋,早已为秋风所破。眼前建筑,已是清道光年间物,内存碑刻若干,供后学揣摩温习。
何陋轩旁,便是深居苍松翠柏中的“阳明洞”。此洞原名东洞。明正德三年(1508)秋天,王守仁到达龙场驿时,先居玩易窝,尔后迁徙至这喀斯特地形特有的天然溶洞后,将其更名为“阳明小洞天”。很快,龙岗山上的清风朗月,让落难者心情得以平复。不甘沉沦潜心向学的王阳明很快创办“龙岗书院”,在此穷乡僻壤兴教育,播文化,一启书院讲习之风。
步入洞中,凉风送爽。石壁上,遍布历代学者名家书题的摩崖和石刻,足见阳明先生为历代后学所景仰。洞外上方,“王阳明先生遗爱处”朱红大字分外耀眼。当年,先生幽居洞中,苦思冥想。回首人生历程,好一个酸甜苦辣上心头,悲从中来之际,竟是大彻大悟,悟出“心即理”——“心明便是天理”。其本体,即是“良知”——“良知即天理”,最终要靠“致良知”去“穷理”。他说,“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后来,阳明先生又对其思索作进一步阐释,“廷杖四十、万里流放贵州龙场驿,舍生忘死平定朱辰濠叛乱,只手扶起明社稷,这是生活中的百死千难,情感和思想在困厄抑郁的剧烈矛盾中不断突进,这是精神上的百死千难。”生活与精神上的百死千难,归结为躬身自省的实践。于是,实践主义思想应运而生。其中心,则是“知行合一”——所谓“行”,并非与“知”对应的“行”,也不是局限于具体的实践行动。“一念发动处即是行。”即便是心中萌发的些许意念,也是“行”的范畴之一。
阳明洞口左边石梯两侧,耸立两株参天古柏,老态龙钟的苍柏名“文成柏”,系阳明先生手植。沿石梯向上,向左拐一直角,穿过围墙上的月亮门,便是迎宾纳客的的宾阳堂、王文成公祠和赏景怡情君子亭的天地了。
王文成公祠即阳明祠。方方正正的四合院建筑,由正殿、西厢、仓圣宫元气亭组成。明嘉靖三十年(1551),巡按贵州监察御史赵锦始建正殿,题匾“龙岗书院”。近两百年后的清乾隆十年(1745),贵州布政使陈德荣、学政邹一桂和知县王青谷重修,扩大规模。嘉庆年间再维护,塑王阳明木雕彩绘大像于正殿,于正殿左侧增修僧寮。道光二十六年(1846)复改建,书录王阳明诗文碑刻嵌于西厢。1938年冬至1941年夏,张将军学良先生被蒋介石囚禁于该祠,僧寮是将军的厨房和饭厅。现在,除正殿中央位置供奉某国际财团捐赠的王阳明铜像外,张少帅与赵四小姐羁旅的行头(复制品)成了主要观赡。
出阳明祠正殿大门,仰首就见山头上的君子亭。曲径通幽的登山石阶,不知经历多少人的踩踏,已是光可鉴人。入亭小憩,四下观望龙岗山郁郁葱葱,不消一刻功夫,暑热消退,已觉遍体生凉。此处风景绝佳,可以读《明史》,可问道王阳明,可对话张学良,可穿越时空与名师贤士高僧大德相谈甚欢……脑海中,渐渐浮现出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基本总结,尤其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朴实简明,让人深思。
是的,心为道德意识,是万事万物之本。无善念恶念时,心是粹然至善的。善恶乃道德范畴,王阳明在道德层面上言心,视心为至善无恶。又把心本体譬为太虚(天空),太虚之中,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虽然样样有,却没有成为太虚的障碍。心本体亦然。这里的心本体,已经超越了道德层面上的意义。既然超越了道德层面,也就超越了善恶,即是无善无恶的了。
而所谓意,有意念、意识、意向之意,作为主体的欲望或选择,是有善恶取舍的。一旦意念发动,便有了善恶之分。至于良知,先生认为人之良知能正确判断是非善恶,并不需要他人提醒,故人依凭良知,自能调节自己的言行,见善思齐,见恶而改过。舍却了良知,便不能辨别善恶是非。而为善去恶必须纯化意念(格物),就是端正念头(正心)。假若无格物,虽然良知能知善知恶,却是不能落实在行动上为善去恶的。在这里,良知为知,格物为行,要为善去恶,必须以格物为途径。简言之,就是要端正、纠正想法和念头,使心中的念头纯一不杂,去掉人欲或私念,恢复人的天赋良知,达到知行合一。
然而今天,有多少人,还能够做到知行合一?
问道阳明心为物役似乎已成世间常态,贪婪物欲的恶魔几乎左右了衮衮诸公的内心,是所谓欲壑难填是也。为着永远填不满的一已物欲,多少人竭尽全力甚至不择手段,把本该平静如水的生活弄成乱麻一团,心绪迷惘,情思纠结,日复一日地在挫折与焦虑中虚度,年复一年地失去安全感、进取心,庸人自扰,自寻烦恼,徒增无尽的莫名恐慌。
其实,人的内心并非如此脆弱不堪。强大的内心,是在追逐物欲的过程中,渐失方向,使良知受到蒙蔽,心灵受到污染。那么救赎之道何在?阳明先生一语道破,把向外贪婪追逐的目光收回,关注荒芜已久的心灵,让心之伟力,成为破解烦恼的杀手锏,让“致良知”,成为正能量。
“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早在2011年,习近平同志视察贵州大学和学生们交流时,就表露出对阳明先生的钦慕。他谆谆教导学子,“我们的古代优秀文化值得自豪,要把文化变成一种内生的源泉动力,作为我们的营养,像古代圣贤那样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诚哉斯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阳明又云: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简明朴实的阳明学说,将与龙岗山上的明月同在,永远散发出千古豪光。“破除心中贼”!破除心中的贪念、嫉妒与邪恶,让心灵至善至诚,如是,心中才有光明顶,心灵才不再浮躁,心情才更加愉悦。
这时,阳明洞前有唧唧喳喳的四川口音传来,阳明洞的宁静被打破。原来是一群来自成都的少年郎,将此作为他们开展夏令营的营地了。老师在喋喋不休地启发,天真无邪的少年席地而坐,满脸虔诚,与千古王阳明对话……
问道阳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