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十六,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里面的“都说”好像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模式。因为是大家都认可,不管他的真实性有多大,都会拿这句话来做比喻,即使觉得有那里不对,也不会去深究,还是会选择接受。前面写这些,又与这本书有什么关系呢?书中作者提到了一个观点,我们对似是而非的东西缺乏甄别能力,用这样的思维去传播一些东西,会带来更多的误导。
当我们觉得大家都认可的东西,就会认为是正确的,所以就不再去思考而选择接受,然后应用在平时的当中,这也就会产生了推波助澜的效应。这么说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是小题大做,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何必去较这个真,真是闲着没事瞎操心,有这功夫去想点正经事。
说这话的人,如果你去问他什么是正经事,他可能会给你列出一大堆,当你再问他说的那一大堆事情中有没有他喜欢的事,很可能他会说没有。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从来不知道去质疑什么,而是经常想当然的认为是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不会去想为什么自己得到的这个结果,因为他们习惯了这个样子。
今天等车的时候看到一个特别可爱的小男孩,他的爸爸在旁边看手机,这个男孩不停地对他的爸爸说话,当听到他说要学习这个学习那个,我就接过话头问他上几年级了。他说上一年级,我就问他你为什么要学你说的东西,他说是妈妈让他学的,我又问他你知不知道你说的哪些东西是什么。小男孩说不知道。
我看到了真实的谎言,这个小男孩为了让大人开心,做着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的事情。现在来看,这不是一个特例,从书中讲到的那些事例,都可以看到,上名校,有身份、高收入这些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也许会有人反问,难道这么想错了吗?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不像有一个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难道说非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果没有喜欢做的事,就什么也不做吗?
作者用乔治•艾略特的故事告诉我们,想要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有多么的困难,《米德尔马契》是乔治•艾略特的著作,当这本书出版的时候,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质疑,因为故事的主人公选择了大家都不看好的人做为自己的丈夫,后来又发现他是一个不称职的丈夫。而原来他的丈夫是大家公认的优秀人选,后来她又为自己的错误买单,选择离婚,找到了自己的真爱,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乔治•艾略特本人也是一个极具有争议的人,在当时的男权社会,她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高调表达自己的幸福生活,遭到了巨大打击,最后找到了真正的生活。她的书被认可,经历了二十五年的时间,这期间书中的观点被认为是离经叛道。她能够一直坚持下来,得需要有多大的勇气。
作者告诉我们,不要带着功利性的目的去学习,要为了学习而学习。这一观点也引起不少争议,学习如果不用竞争的方式,怎么能比较出来孰优孰劣。也许是有误解的地方,因为作者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而那些观点人们听得多了,就会觉得索然无味,不就是做自己吗?能够特立独行的思考。
误解的人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找人生的方向,结果是更加迷茫。作者想告诫家长们应该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也想告诉我们,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简单的问题,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也许有人终其一生也不知道这个答案,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想知道真正的答案,也就不会去深度的寻找。
作者用他看到和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纵然是百转千回,当你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就会知道那种生活的意义对自己意味着什么。我们在成长的路上,总是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学会坦然面对,不为那些犯过的错误而懊恼,学习从错误中找到自信,敢于面对失败。
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我们都是一个学生,学习知识是唯一能够增加我们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不去回避它,用掌握的知识去分析它。博览群书,才知道更多的知识,披荆斩棘,才知道路的艰辛,只有自己走出来的路,才能够体会到其中的诸多滋味,人生才不会白来一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