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中心小学 牟林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正在随时地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当代教育改革实践中,教师的工作职能出现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创造性质。没有教师的发展,没有教师专业上的成长,教师的历史使命便无法完成。教师的发展是历史进步使然,信息时代的教育改革使然。同时,信息时代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为重新认识与发现教师,为教师发展又创立了越来越多的条件。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作为人类文化传递的重要手段,一定要在人类社会已全面进入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社会的形势下肩负起传播现代文化和科技的职责。随着学校一体机的配置,在一年多的使用过程中,使我对教育信息化对教学改革有了更深的认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的兴衰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推动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教师是关键。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转变教育观念,要求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二是教学行为的改变,要求教师学会理解,学会宽容,注重帮助和引导,学会反思,学会合作;三是角色的转换,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研究者和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作为新课改实施的主体,其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这就使专业化成为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到接触互联网自己接受学习的变化,课堂的转变从传统的言传身教到现在的信息技术发展的转变,由传授型教师转变为分享型主导者,教师在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应激下越发重要。引导教师参与互联网+学习探索多种教学方法,促进教师学习更多信息化手段,掌握信息化工具,运用信息化平台激励教师实现自我提升、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以此来更好的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在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融合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APP、互联网教学资源等多种形式进行开放式课堂教学;在乡村学校进行教育资源平台应用推广,为师生提供丰富教学资源促进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发展乡村教育,更要坚持教师信息化核心素养提升,通过教师的引领带动学生的成长。将网络信息化服务于教学,通过教师实践促进教育发展,共筑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围绕课堂围绕学生,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重视技术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基本素养。教师在课堂上要从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手段整合要慢慢过渡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手段融合,要向“教育与技术的融合,教师和技术的愈合,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方向迈进。
在讲述《桂林山水》这一课时候,我利用《天天录课》软件将我的重点讲解部分做成微课发到每一个家长手中,利用电脑和手机学生可以在家里预习新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微课的讲解对课文有了新的认识,在课堂上的表现异常精彩。课堂上我还搜集了名师大家的微课对比教学,学生在对比学习中取长补短,弥补了本身教学方式方法不足的同时,也在教学中学习到了名师的教学风采。微课不紧紧应用在预习环节中,在学生复习阶段,我将知识的重点难点做成微课可以给学生提供身边的“家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在网上查找我提供的微课资源有选择的复习,因材施教转变为结合实际情况因需而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与此同时我制作的微课《桂林山水》在2015年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优秀微课评选活动中,荣获小学语文组优秀奖。
课堂教学不应该固步自封,在课堂上教学中我主动探索cctalk软件的使用,与最新的教学资源结合,结合区教育局名师一课多听直播教学的契机,和同学们在本校的课堂上聆听了区优秀教师讲课的神韵。同学们听的认真仔细,收获颇丰,自己也在听课中积极主动求变求新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
教育教学在课堂上不仅仅从思想意识上去转变,更应该将教育技术与课堂需求融合。教师新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创新的求知欲、教育技术的更新转变促进学生接受新的科学技术以及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教师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不断学习、不断充实新思想、新知识,发展新能力,不仅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教育自我提高、获得自身幸福的需要。有幸福的教师才有幸福的学生。
学生不能与时代脱节,教师要与时俱进的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断的更新,教师更需要时时刻刻学习应用并掌握。知识的本身亘古不变,但教学方式方法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更新换代,教师更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去迎接新的挑战。教育信息化在课堂上的应用给新时代的教师更多的便捷的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我一定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只是更好的应用教育教学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好老师。
个人原创,转发请标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