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师讲这次课时,适逢春分,亦值老子2590岁诞辰,就觉得格外兴奋和期待。
另前几日忽然想起孕育诸多璀璨文明的轴心时代,那时东西方哲学之父皆谈“水”,其中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源”,而老子则多讲水的柔弱不争、润泽纳下等特质——此一点中有感对比于西方更多去思索“是什么”,东方似乎从一开始就更关注于“怎么做”的。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更加详细与体系化的内容就后面多看书、勤思辨来梳理规整啦~
话说回来,就本次课程所获益得,我想仍须落实到实践当中,细水长流,点滴为之,终身为之。依照杜老师所讲两部分,大略笔记与心得如下——
1.辨惑 不矛盾,不疑惑,乃是源于我们头脑清楚,心中有一明确的价值观。 在儒家看来,三大正确的价值观分别是:仁、礼、孝。此三者由己及人,不断躬行之——先事后得,先做事,即崇德;遇事反求诸己,要求自己改过,就是修慝;这样对于是非对错无惑,对得失不在意,认真做对社会有益的事,也就是徙义了。 时时刻刻上在念头上反省、觉察,以葆持自己一颗敏感的心灵。凡事长远考虑,任何事情互相影响,永远冷静,就不会伤人伤己。
2.崇礼
(1)仁与礼是两面一体,礼是关心人,礼仪定是源于内心的。(而绝非礼教) 礼是为别人服务时的你的行为。礼是从众人的意见中找出最好的方式,而非一定用我的方式。“礼”是有仁德的胸怀而后直接流露的合宜的行为,孔子重礼,同时礼也是治国的基本法则。 乐的形式不一定都与道德挂钩,但礼却一定不离德。
(2)华奢容易让人的注意力被物质所牵走,故不如俭。 虔诚的礼仪,为的是珍视其背后真挚的情感。(但求一真) 从关心的角度,可以了解到孔子所有的行为。(仁)
(3)谨慎与恐惧是有区别的:有能力的人没有恐惧,但他一定谨慎。可如果谨慎到怕别人/自己把事情做好,则未免太怕事了。(且其已干扰做事) 勇是无所畏惧,勇于承担,用对的方式做对的事情。(而毋逞意气之“勇”) 勇与仁与智相联系。
(4)好的干部在听会议时一定是全心投入这个场合。 持专注的、敏感的、认真的状态——在工作的场合、工作的时间,皆不是私人的。且对越有能力的长官,便越要如此做。 在公家的事情中,就不要投入私人私事、就不要投入私家的情感。因为此刻的你是有角色的。
至此,有感今天所体味到最突出的一点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将经典中每个细节一一来感悟,去做事,知行“道”“理”,坦然应对,顺势而为,又何患没有水到渠成的时候呢。
听杜保瑞教授国学经典私塾硕博班《论语》心得——锦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