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学《论语》!
孔子好学,而终成大成。在《论语》开篇,孔子就提出“学而时习之”之悦,这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喜悦;在《学而》第6章“弟子入则孝”章提出,要努力学习并实践包括孝、悌、谨、信、爱、仁等德育知识,然后再去学习那些文化课;在第8章提出,对于学习的态度,首先要自重,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在第14章,孔子第四次讲到学习问题。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1·14)
孔子说,一个君子,一个好学的人,在吃的方面没有大的奢求,居住条件上也不求安逸,但是行事勤敏而言语谨慎,喜欢和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接近,并向他们学习,以辨明是非,校正自己的行为。这里的部分意思,在《里仁》篇也曾讲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4·24)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是学习的基本方式、方法问题,就如同子贡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而“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则纯粹是境界问题了。
一个真正追求学问的人,已经不再看重物质生活的享受,不再看重富且贵的荣华,而更加重视对道的追求。超越物质生活而专注于精神生活,这是一个全新的境界。
而孔子和颜回似乎天生就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7·1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6·11)
以上两章,宋初理学家周敦颐将此概括为“孔颜乐处”,认为这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儒家的道德修养功夫和人生境界。周敦颐还常常教导学生去体悟“孔颜乐处”所乐何事,从而使这个命题也成为理学家的一个重要话题。
而要真正体会到孔颜之乐,只怕周敦颐都难能做到,更何况他那些学生。
那么,“孔颜之乐”所乐何事呢?实际上,孔子、颜回早就已经超越了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享受,而在对性和天道的追求中,达到了“大我”的境界,其内心犹如一轮明月,高高悬挂,朗照万物而如如不动,一片静谧安详。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南怀瑾说,《论语》真正是讲圣贤做人做事的修养之道,也就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内圣外王之道。孔子是中国的圣人,在印度讲就是佛菩萨,在外国就叫作先知,在道家叫作神仙。在对道的追求上,不管是儒家也好,还是道家也好,还是佛家也好,其目标是一致的。
道统为一。
附带讲一个小故事。
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华冠蹝履,杖藜而应门。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子贡逡巡而有愧色。原宪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慝,舆马之饰,宪不忍为也。”
这个故事载于《庄子》杂篇第二十八《让王》。
//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