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099473/2fdbf919824b89ec.jpg)
凤姐顺利地办妥了老尼所托之事,坐享纹银三千两,却不管因为此举,退婚风波屈死的两条年轻的生命。凤姐尝到了甜头,从此以后,更加肆意妄为起来。王夫人、贾琏等连一点消息也不知道。
(这一方面可以看到凤姐的圆滑、狡诈和贪婪,另一面也说明了贾府内部的混乱和疏漏,缺乏监管,过度放权。)
凑巧的是,元妃在其父贾政生日那天,被晋封“凤藻宫尚书”,加封为“贤德妃 ” 。全家喜气洋洋,贾母率众人去宫里谢恩。更值得庆贺的是,皇帝恩准元妃回家省亲,并特许贾府建造 “省亲别院 ”。因此贾府上下忙于置办采买、赶建省亲院。于是,赵嬷嬷、贾蔷等人纷纷向凤姐求情,揽差事。凤姐、贾琏自然得意之极。
这一切丝毫没有感染宝玉,因为他的密友秦钟因于智能事发气死老父,悔愧交加,重病不起,宝玉殷勤探视,也没能挽救他的生命。唯一能令宝玉感到欣喜安慰的是,家中忙于诸事无人催他读书,而且,黛玉葬父后,平安回来,出落得愈发超逸了。
宝玉把北静王送的香串“珍重取出来,转赠黛玉 ”,黛玉掷而不取,还说 “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 ”,她所骂的臭男人,可是当朝的王爷啊。不知道,若是送给宝钗,她会怎么样。
黛玉的率真品性,再一次表露无遗。(不过这里也是一个伏笔,但具体伏的什么内容,一直有争议。)
问题一:
当昭儿回来见到凤姐禀报,道 “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二爷打发小的来报个信请安,讨老太太示下,还瞧瞧奶奶家里好,叫把大毛衣服带几件去。”
凤姐向宝玉笑道:“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宝玉道:“了不得,想来这几日他不知哭的怎样呢。”说着,蹙眉长叹。
读这段,宝玉的反应很正常,只觉凤姐的反常,这不似她平常会来事的作风,听到亲戚的死讯,怎么着也得叹息难过吧,她听到后反而笑道,说一个事情。
记得前面讲林黛玉初进贾府时,她还携黛玉的手说 “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凤姐一向圆滑逢迎。 此时凤姐的笑,很有问题。
(可能是因为贾琏离开家那么久,终于要回来了,而且,丧事办完,肯定会带回来丰厚的遗产。 )
问题二
书中写 “ 那秦钟魂魄那里肯就去,又记念着家中无人掌管家务,又记挂着父亲还有留积下的三四千两银子,又记挂着智能尚无下落,因此百般求告……”
“三四千两银子”,放在那时候很多了,感觉是秦家凭空多出来似的,因为第九回写秦钟入贾家私塾上学时,他父亲秦业宦囊羞涩 , 但也“少不得东拼西凑地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亲自带了秦钟,来代儒家拜见。”
连二十四银子都是“东拼西凑”的,这里,怎么会提到“三四千两银子”,又是一问题。
(有人说这是贾珍在秦可卿死后给秦家的,我认为可能,从他之前大肆操办丧事,挥金如土、方方面面的周全上,这样可以更加确认贾珍对可卿的死内心很愧疚。)
2021--10月 (待叙)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99473/c4d91a401a8a7a4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