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59269/f6720e5b1d333499.jpg)
韩国,一个我来过不少于15次的国家;首尔,则是一个除了老家与工作地我最常会出现的城市之一。
源于对这个城市的喜爱,本想写一篇史诗级的关于首尔的篇章,从这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到城市的人文地理全部涵盖,但这类题材过于恢弘巨大,以我目前的执笔水平只怕驾驭不了,况且很多人应该也都歌功颂德过,那就从一个我最熟悉的角度去书写我所知道的行业状况:纺织面料。
这是个传统行业,自有人类文明以来,衣食住行的“衣”就是第一需求。
为何我想写的是首尔的纺织布料市场,而我们国内这么多的纺织市场为何不写呢?她有什么特别之处或者迷人的地方吗?
【一】这是我的幸运地。
我这人没有发横财的命,无论是抽奖、彩票、六合彩、刮刮乐、赌博之类的统统与我无关,甚至会将别人拖落水,属于冤大头、手气差的那种懵货。只能是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份儿,以致读书出来闷头苦干了二十年都没换过其它行业,所以懂得专心致志去研究属于自己可以掌握的行业范畴,比如产品趋势、行业渠道等等。
与首尔结缘是在2009年。感谢当时自己有足够的眼光去放眼世界,而不仅仅局限于区域性的狭隘认识。
第一次在首尔纺织面料市场,我搜罗了两三百块品种带回国,在带回来的这些产品里有那么两三个品种都反映极好,客户让我将几个看好的品种进行开发和改良。于是,我认真地按照市场需求前前后后改了四五个方案,并将其中一个品种命名为“韩国点”。
突然有一天,我在完全没有心里准备的情况下,一个大客户打电话来告知那个“韩国点”要下大单。果然,那个品种极度满足了当时市场创新的需求因素,取得了火爆的销售业绩。由于这个产品的推动,我们公司在当年的市场中一战成名,并因此作为一家有开发属性的公司在行业中有了一席之地。
尝到了这次甜头后,我每年都会虔诚地来到这个国度,并乐此不疲直到现在!每次也都会或多或少地有所斩获。除了得到一些产品方向的灵感以外,还当作了一份信仰的力量,似乎在开发季到来如果不去一趟韩国就像失去了灵感似的!
【二】相信勤能补拙。
首尔的布料市场相对于咱们国内的任何一个纺织市场都显得老旧,并且拥挤不堪,而且从2009年我第一次来,直到现在依然没有变动过。卖纺织布料的是在东大门一栋大楼的三四层。一个摊位就是一家公司,约摸十来平方米左右。由此不难想象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到底是有多么的亲密接触了。就拿过道来说,正常也要有两个人以上可以正面走过,可是这的过道两个人迎面就得各自45度侧身才不会互相碰触。看来这个市场管理的领导也是为了利益最大化,尽量缩小了每个基本摊位的面积,以收取更多的租金和管理费用。一个三四千平米左右的楼层硬是挤进了四五百家门店,看在利益的份上,就没能周致长远地看到所存在的隐患了,要是真有火灾发生,看来商户们是在劫难逃的。
话说回来,虽然摊位面积小,不过倒也应有尽有,从桌椅到样布台板,从办公用具到产品放置,一切都是按缩小版的经营门店来置办。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也就一直蜗居在这么一个地方,为时尚的韩流服饰提供着源源不断的面料。作为一个国家的纺织销售中心在首尔这个首都就这样存在了几十年时间。
虽然已经来过很多次这个市场,可以说早已轻车熟路了,但每次进入到这个布的世界,我总要提起百倍精神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我知道,一入布行深似海,在几百家的摊位上挑选自己对路心仪的东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每次我都是采用“工兵扫雷式”的方法一家一家走过,生怕错过了什么好品种而遗憾终生。甚至是抱着“宁可多看一百家,不能错过一家”的这种傻办法,专注地在每个摊位上眼手并用搜索一番。每次这么一趟下来就是3个小时不停歇,把自己折腾得腰都直不起。虽然很累,可是我十分享受这个过程,感觉像是在茫茫的大海中捞到想要的那根针一样,因为不仅有成就感,而且有勤能补拙和天道酬勤的精神慰藉。
【三】学习人家的先进。
专心专注的人有求真向上的力量!
从上海到首尔的飞行时间才两个小时,就像从杭州飞广州一样简便易行。所以一年两次以上的首尔考察已成为我的不可或缺的必修课,因为在韩国同行的身上我学习到我们所不具有的优秀。
每次出现在这个市场上,我都会要求自己做到没有人比我在那一刻更认真和细致!都说“窥一斑而见全豹”,在语言不通无法进行交流的情况下,我用心观察了韩国同行人的一些细微所在,有许多可圈可点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
“传统与品质兼顾,创新和融汇皆有”,是我对其观察后的评判。
在传统的一些常规品种上,他们跟我们做得不一样的是:不愿偷工减料,而是越做越好!实在是不想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还是得呛声吐槽一下我们大天朝的不可取的地方,在产品相形之下还是得佩服人家的做真做足的态度。至于产品的创新也是所有业内人士有目共睹的,一到大型纺织展会上,韩国同行的展位上总是黑压压一片人挤在一起“偷窥”,甚至动手动脚想要窃取之;而在融汇贯通、资源整合这一块,人家既走出去也拿进来。我曾经发现很多摊位上的布料的颜色和编号都是一样的,这说明人家销售是多位立体的,既达到资源共享又避免资源浪费。
有一个小细节不得不提一下,他们放在摊位上的样品不用打招呼是随时可以拿走的,只要你需要。他们用这种开放的态度等待四方来客。这是一种商业的利他精神,然我们国内的商家们是藏着掖着,仿佛要被打家劫舍似的,这点也是他们的先进之处。
犹太人号称是世界上最有经济头脑的人种,韩国人在这方面的名气虽不及中国,但是他们用他们的认真和追求引领了各种“韩流”,他们是值得世界尊崇的国家。
【四】只为一份信念。
我在想,卖布的大概也算是不怎么受人待见的一个行业吧?我考察过许多布料市场,发现一个有意思却又非常相似的情况,布料市场都偏居一隅,蹲守在脏乱差的区域。
比如韩国的江南是属于富人区,而东大门布料市场地处江北,俗称“贫民区”;美国的布料市场也位于纽约的一处贫民区,我们经过那里,发现周边有成片的流浪人员、社会最底层的乞讨者以及不务正业的黑人;再如北京的众人众和越南胡志明市的布料市场亦是如此。仿佛卖布这种劳动密集型和低门槛的行业都是平民和贫民们在经营。
虽然纺织行业没有高大上,但一直在为流行时尚提供灵感,且一直未曾停下创新的脚步。
众所周知,“韩流”、“韩风”不仅仅是指明星、韩剧之类的元素,服装潮流也是其中一部分。大家只看到一件靓丽外衣表面的光鲜和惊艳,却不知一块面料的孕育过程是何等的周折艰难。正是有众多的纺织人孜孜以求才能制造出一块适宜设计师所要的质感的布料。
“面料是服装的灵魂!”
向这个行业的人致敬吧!我热爱这个行业,并以此为荣!我愿意“为她人作嫁衣裳”!并且有幸用一份实实在在的工作创造出自己的价值,这份价值无关他人眼光,只因自己的信念!
![](https://img.haomeiwen.com/i1959269/65cf16a5c4c58c5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