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天经地义

作者: 轩窗翰墨 | 来源:发表于2022-04-05 19:31 被阅读0次
网图  侵删

《论语》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观察一个人,要看他父亲活着的时候选择什么志向,在父亲过世以后有什么行为表现。如果他能三年不改变父亲为人处事的作风,就可以称得上孝顺了。”

赏析

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如果“复印件”上的信息有错,说明与“原件”有关。父母是子女效法处世之道的最好的示范,在子女逐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处事作风会耳濡目染,渗透在子女的言行举止里。

《千字文》云:“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就说:父母去世后要守丧三年,还要常常伤心痛哭,感怀父母的养育恩德。三年的饮食要调整,不能再贪图享乐,要戒绝酒肉。

虽然如此,但父母恩德无以为报。诚然,清明扫墓祭祖意味着对阴阳相隔的亲人的无限缅怀之情。

父爱是沉默的,厚重如山。小时候自己势单力薄,想要报答父母之养育之恩,却力不从心。长大成人后,有了丰裕的收入。

想孝顺反馈一下父母的恩德,尽量让二老享几天清福;父母且积劳成疾早已命归黄泉,但是造化弄人,遗憾终身。

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啊!所以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努力让他们吃好、穿好,不惹他们生气,刻不容缓去孝敬父母才是内心不留遗憾的唯一补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孝敬父母天经地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et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