锔艺

作者: 清水河 | 来源:发表于2021-12-05 21:51 被阅读0次

今天看了一篇小文,讲的是日本使用一种贵金属——液态金、液态银或涂有金粉的漆——将破碎的陶器碎片拼接在一起,说这种做法叫做金缮,即金属和修复的结合。

这种技艺,我们叫做锔瓷,是由我国传到日本的。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口大缸,有很长的裂缝,被手艺人用几个铁制的大钯钉锔住了。在缸里,盛粮食、水什么的,从来没有渗漏过。

瓷器的硬度很大,必须要用金刚钻才钻得了孔,因此民间有“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的说法。

锔瓷分山东、河南、河北三大派,山东的金刚钻为皮钻,河南的金刚钻为弓钻。河北的金刚钻为砣钻。山东派的皮钻是由三条皮绳往反拉伸,旋转平稳,对钻头、瓷器都有保障,三大派的三种金刚钻,虽然形状不同,操作不同,但是钻头却是相同的,都是钻石或金刚钻,而且锔钉也大致相同,只是钉脚不同而已,锔瓷的过程也大致相同。

“锔活”也分粗细,“细活”指的就是‘锔活秀’,‘锔活秀’源自清朝的八旗子弟。八旗子弟“赏花弄鸟,玩瓷藏玉”,一旦家藏的珍贵紫砂泥壶失手碰裂,便找锔匠修补,锔匠师傅可以利用裂纹的走向因势利导,用金、银、铜、铁锔钉,锔出一枝梅或几束桃花,稍经打磨,甚至可以身价倍增。

到了民国年间,‘锔活秀’简直登峰造极,很多玩家有意在新紫砂壶中装满黄豆,注水浸泡,利用黄豆遇水膨胀之力将壶壁撑裂,再请锔匠用银钉锔成画纹,甚至连壶口、壶嘴、壶柄都趁机加以纹式包嵌,已经上升为一种锔嵌的手工艺术了。

纯为民间生活用品为主的锔瓷修复粗活,通常被称作锔盆、锔碗、锯大缸的锢炉匠。

锔瓷第一步就是找碴,对缝,对破损的瓷器恢复原状,准备修补。

第二步定位点记,根据瓷器的纹饰结构以及样式张合位置和位点,以及锔钉数量和位置。

第三步就是打孔,用金刚钻打孔。金刚钻是长约10公的铁钻杆,在铁钻杆的套着毛笔杆粗细竹外套,外套的两端用剪刀铁箍把铁钻杆和竹外逃固定在一起。打孔是对锔瓷人的一大考验,有些瓷器厚度就几毫米,打孔时都是毫厘之差;一是手要拿得稳,对的准,最好不能打穿,有时不小心打穿了,还得多加几道工序把孔填补起来;其二是孔要对称,不能有一点偏差。

第四步锔钉,锔钉制作体现手艺人的水平,锔钉的韧性和制作锔钉的水平,也决定着锔补器皿的使用寿命。锔钉分为金钉、铜钉、花钉,锔钉的大小,得根据器物的大小以及破损程度来计算。这样,器物修复后不仅盛水不易漏,而且还给器物本身增添了几分韵味。

第五步用鸡蛋清和瓷粉调和补漏,防止瓷器漏水,这样完整的锔瓷就完成了。

有裂缝的事物,是锔瓷师傅类人物大显身手的条件,他依据裂缝特点,修缮它,美化它,使之成为世间孤品。

相关文章

  • 锔艺

    今天看了一篇小文,讲的是日本使用一种贵金属——液态金、液态银或涂有金粉的漆——将破碎的陶器碎片拼接在一起,说这种做...

  • 越过时空那条河/那些远去的声音(上)

    一.补锅锔盆喽! 锔盆锔碗锔大缸 老头的帽子掉水缸 锔盆锔碗锔大缸 锔老太太的尿盆不漏汤 小时候,每当锢炉匠来到村...

  • 锔匠老张

    锔匠老张最后一次到俺村,不但锔好了西街马奶奶的面盆,还“锔”好了三叔的家庭。 老张不是一般的锔匠,除了锔锅锔盆锔大...

  • 中日“瓷器活”的不同之处—锔瓷与金缮

    还记得小时候,当年那些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吆喝着“锔盆,锔碗,锔大缸”的锔瓷匠人吗? 这一行当,在民间是“街挑子”...

  • 行当:手工的温度,锔出了古瓷的二次生命

    (好久没上新,我还是那位一如既往喜欢文化的瓷谷~) “挑起担子走四方,锔天锔地锔牌坊……” 唱着古老的民间小调,背...

  • 60后岁月:修锁配钥匙的乡村锔锅匠

    赵梓永 我们那里的锔锅匠,不仅仅锔锅锔盆,还修锁配钥匙,有的还修理手电筒啥的,但是,修锁配钥匙,基本是标配,必须的...

  • 有些破碎,不必修补

    凡是上一点年龄,曾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基本都听到过走街串巷的手艺人抑扬顿挫的声音:“锔盆子锔碗锔大缸……” 把破碎的...

  • 锔心庐

    锔心庐 锔心庐,家乡的传统锔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谷海龙的一座特别的庭院,是他工作的...

  • 古代志怪故事——锔人

    锔碗是旧社会的一种行当,过去百姓人家,打破了碗舍不得扔掉,而是找个锔碗匠,修起来继续使用。 锔碗匠坐在小板凳上,膝...

  • 锔 匠

    锔匠走入屯头的土道,肩上挑着颤悠悠的担子,担子两头是多个小抽屉摞在一起的两个木制锔具箱,口里不断唱着“锔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锔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tw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