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歌的美,美在它的声音美,美在它的画面美。我们不需要了解所谓诗歌的平仄押韵,因为对于好的诗歌而言,意境的好坏、遣造的优美才是其灵魂,有时是要超过其韵律的,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好的诗歌是突破韵律的。
大概从诗经开始诗歌就是伴随着音乐美的,做诗就是为了歌。《诗经》中很大篇幅的内容其实是就是当时的民歌,“采风”就是把当时一些口口相传的民歌整理出来,使其文字化。后来的唐诗,也是非常讲究音韵格律的,我们读唐诗,会发现朗朗上口,就是其中音乐性的体现,它是有节奏的。到了宋代,诗人给诗歌加上了词牌,配上音乐,把诗唱出来,使其成为了词。词就类似于今天的流行歌曲。当时非常有名的柳永就相当于今天的流行天王,所谓“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及至元代,出现了元曲,诗歌又被搬到了舞台上,元曲与话本的结合形成了元杂剧,以曲艺的形式将诗歌夹杂其中,类似于我们今天的舞台剧,出现了王实甫、关汉卿这样伟大的戏剧家。我们看元代的戏剧会发现其中演员的唱白中会夹杂大量的诗歌,也就是我们说的元曲,它也是可以唱出来的。所以说,诗歌与音乐是从来不分家的,诗成而咏、诗成而歌,诗歌是极具音乐美的。
诗歌另一个美的地方就是其画面美。我们知道诗歌的篇幅是很短小的,其用词精炼,往往诗人可以用三言两语就描画出一个非常立体、非常生动的画面。像王维,人们评价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很多句子都是颇具画面美感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都是寥寥数语,勾画出一个极具意境的画面。很多伟大的诗人,像李白、杜甫、白居易,再到后来的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其诗歌在画面美的构造上都有很高的造诣。我这里说到的画面美,就是诗歌的遣词造句是有时间与空间上的勾画的,它所描述的形象是立体的。所以我们说画面美也是与诗歌相伴而生的。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首《闺怨》,是一首闺怨诗,就是说从女子的角度来抱怨一些东西、发一些牢骚,从反面来点明一些正面的意义。
这首诗很平实,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却意味隽永。当我们看到这首诗的作者的时候我们也许会很惊讶,居然是王昌龄。因为我们都知道王昌龄是一个边塞诗人,在印象中他的诗歌应该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种类型的句子,可是没想到他居然可以这么细腻,描摹出一个年轻女子愁怨后悔的情怀。
但读完这首诗我们又会觉得这可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只有王昌龄这样的戍边诗人才会借着家中少妇的无限忧愁来抱怨将士常年远征在外的苦闷,家中父母、娇妻却不能陪伴,这漫漫征途,何时才是个头。
其实古代有非常多这种借女人之口说出男人心事的诗句,大部分宫怨诗、闺怨诗都是这类。可能在古代是不允许男人有这么细腻的感情的,但这种心思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那么诗人就只好借女子之口来说出自己的心事。
这首诗的前两句“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是很白描的写法,就是写一个年轻的少妇,从来就不知道忧愁为何物,在一个明媚的春日精心装扮,画眉点唇,登上翠楼欣赏大好的春景。这里的翠楼指的是女孩子自己的住处,因为我们知道,古代的女孩子是不能随随便便出门,不能轻易见人的,所以她要观赏美丽的春景也只是登上自己住处的阁楼远眺。我们看到这里就能在脑海中构想出一个年轻美丽的少妇在明媚的春天里,打扮的漂漂亮亮,倚靠在自己闺阁的窗边欣赏风景。这是不是很青春,很动人,很美丽的一副画。
这里所说的少妇“不知愁”我们今天可能有些不太能理解。因为在今天,我们的年轻人是有很多忧愁和烦恼的,因为他们处在一个想得却不可得的年纪,爱情、亲情、友情还有物质上的需要带给他们的忧愁与烦恼是无止尽的,是一团乱麻的,他们不会“不知愁”,只会“愁更愁”。所以今天的年轻人完全不会有少年不知愁的感觉。
但是对于古代的女子来说,他们是可以做到不知愁的。首先,他们在教育上是被限制的,所以想法是相对单纯的。其次,古代女子讲究“三从”,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她们的生活是已经被限定好的,规划好的,不需要也不允许他们做过多的思考,只要在不同的阶段做好“从”就罢了。因此上对于古代的年轻女子来说他们真的是没什么好忧愁的,他们只要遵从就可以过得很好,而且绝大多数的女子是接受这个样子的,所以作者笔下的少妇是可以“不知愁”的。
再看后两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就是说这个女孩子在欣赏春景的时候突然发现路边的杨柳新绿,联想到自己的丈夫从军在外,又是一载过去,不觉愁上心头。想到自己一个人孤孤单单,大好春光无人相伴,就开始后悔让自己的丈夫去从军建立功业,争得功名了。这里的陌头指的是路边,有个成语叫“阡陌交通”,阡陌就多被古人用来代指道路。
我们细细品读这首诗的后两句,再结合前两句所描述,会发现这个少妇的“忽见”实际上是一种顿悟,是一种忽然的醒悟。忽然看到杨柳抽出新绿,原来丈夫已经许久未归,也不知何时才能回来,这对于一个新婚少妇来说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难道不值得忧愁吗?前面的“不知愁”,对比现在的忧愁与后悔,凸显了后者。
这里为什么说这个少妇是突然醒悟?因为在古代,女子劝导丈夫用心功名是贤德的表现。东汉的时候就有乐羊子的妻子,为了劝导丈夫求取功名而停下织机,剪断织布的故事。中国古人认为贤德的妻子是会劝导丈夫上进的,虽然这有违人性,但是确是符合当时的道德标准的。之前我们分析这个女孩子是很遵从三从四德的,所以她起初自然也是会遵守道德标准劝进丈夫的。
在我们今天人看来这是有点反人性的。人多少都是会自私的,都会有孤独寂寞,都会需要人陪伴,所以这样的“大公”最后的后果就是伤私。恰恰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是最不要讲私的,私人领域是讳莫如深的。
可是人压抑许久的愿望总是要找到一个突破口的。我们都知道质量互变的原理,量的不断积累总会带来质的改变,只是需要一个契机,一个X分子。诗中的新绿就是这个X分子。少妇从杨柳新绿想到了时间的变化,再想到夫妻二人空间的距离,平日里自己的孤独寂寞倏忽涌上心头,自己之前所遵从的种种道德标准在人性本身面前土崩瓦解。怎么不忧愁?怎么不后悔?
其实作者这里带出了一个很人性的东西,思念、愁苦都是人发自本心的,都不会因为社会的某种规则而改变,正是因为这些东西的存在人性才会真实,才会丰满,人才会为人。即使诗中少妇后面不在想这些,可能也只会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所以读完全诗我们在体味这个少妇后悔忧愁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一种温暖,是一种人性的温暖,原来我们内心关乎人性本身的东西是那样鲜活。
当然,我们知道王昌龄写这首诗是为了借少妇之愁而替戍边的将士们抒发自己的愁,自己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愁。可是我们也能体会到王昌龄这位诗人强大的人文关怀,我们会发现他的细腻,他会关心将士们内心最私密、最柔软的那个部分。我想这也应该是值得我们当代的高管学习的,我们可能也听过看过很多生动的例子,往往充满人文关怀的企业都会发展的很好,都会形成一股向心力、凝聚力。
一首好的诗就是这样,不需要很多华丽词藻的堆砌,也不需要什么生僻古怪的字词来抬高逼格,就是很朴实很简单的话语,让大家都能读懂,都能感知其中的音乐美与画面美,同时能有所体悟,就很好。好的诗人,好的诗歌可能无外于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