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曾经让我非常着迷,但当时学校和家长们非常厌恶我这种看课外书的人,老师更是直言不讳地教导我们:“除了学校课本,所有课外书都是毒药,会把人带入迷途。一旦发现,一概缴之。”
在生活中,如嗜书如命,多半被视为不正常。坐下来闲聊一下或打场麻将,不是人生极乐之事吗?看什么劳什子书,一副轻贱骨头!社会要求我们靠读书金榜提名,功成名就,却不容忍我们爱上阅读。
一二十年,一直只能收藏自己爱书的癖好,在人群中自诩文盲,以掩盖曾经不良嗜好的痕迹。但日月更迭,世事巅倒,待到我们的孩子读书识字时,拼的不再是考试成绩上的分数,而是对这个世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中小学生《我的一本课外书》的竞赛节目竟然在中央一台堂而皇之的播出,不禁令我瞠目结舌。
再次与阅读重逢,实在是一件艰辛的事。我早已失去了对文字的耐心,只愿用图片与影像接收一些故事的情节,在危机四伏的人世虽一直死守固执,但终究只是在泥潭里挣扎,毫无解脱之法。直到再次遇见阅读,我开始慢慢治愈自己,人生里没有阳光,我可以在自己的心里生长出阳光,照亮自己慢慢前行。毕竟,人世里了解我的人还那么多,虽然只是以文字的方式与我相见。
日本脑科学专家茂木健一郎,编写的《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一书,里面提到的许多理念,我深以为然。现在就地介绍一下此书中,我深有同感的几点建议,结合自身感受粗略谈一下。
一、读书是一件很酷的事
虽然我们在生活中对爱书之人,往往冷嘲热讽,但对读书人还是自有一番羡慕的。绝大多数人,虽然自己一看书便觉头痛,但也绝对不愿别人说他是文盲,只愿别人是文盲。很多年轻人,为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喜欢戴一副眼镜装得文质彬彬,又夹一本看似高深的书,显得很有学识。这样不仅更能获得异性的青睐,也更容易被长辈接受。
由于太多人热衷于附庸风雅,使用这种伎俩,我经常在看书时被别人认为“装”,真是有口难辩。不过,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真正爱读书确实是一种很酷的事,因为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热爱。
二、读书需杂读
对于一个在物质贫乏年代长成的人,书是奢侈品,但凡是书,无论是在灰坑里发现的脏兮兮的故事书,还是散发着汗渍斑斑的旧小说,亦或奇闻逸事、杂谈外史色情,无一不看。能看不能看的,正版野书无一不收罗,许多人谈书色变,但我不管肉食素食中餐西餐一并吃下,并未落得个肠胃不和,却还知道了些常人无法知道的知识。
读了这么多书,我也并未被一些“三无”书籍带上邪路,而且还练出了一双非常挑剔的眼睛,非经典名著不觉好。对畅销书也不一味追棒,但得了好书(自己感觉),还是要细细品味一番的。
三、读书让我们不设限的了解世界
我们大多数只是平凡人,无法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去了解我们无法接触到的人和事、知识和思想。
有很多人会说,现在我们了解世界,也可以依赖别的手段,比如说影视、新闻、网络论坛……。但我认为一本完整的纸质书,相较于影视,给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因此,对于先看过原著,再看影视的人来说,失望是非常常见的。再则,书本之于网络上的信息更完整,更有逻辑,自成体系,不像网络上只是些碎片,未经证实的各方说辞,因此更显严谨一些,故而应于自己更有用些。
至于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我觉得你只管读下去,自己能体会到的读书的好处自是比我说的好得多,也实用得多。不信,你就翻开这本《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读起来吧。
这本书基于对大脑研究的一些认识,来阐述阅读给大脑带来的令人惊奇的改变。说实话,就作者而言,他说我们对大脑的认识还是无知。但有实例证明,阅读确可改变大脑。有确诊为脑瘫的儿童,试过所有方法无效后,医生与家长试着用识字、词帮助其恢复,这个孩子慢慢学会了爬行、走路,生活自理,渐渐与正常人无异。可以说,文字的刺激会给大脑的恢复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也是因为偏头痛,决定坚持阅读的。不知效果如何,但我终究有信心重新面对这个世界了。我终于有勇气对自己说,我丧并不是我有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