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弟弟前不久在番茄签了一本书,我今天有兴致就翻来看了看,写的是关于他复读的生活。以前我觉得弟弟是一个不近女色的人,今天猛然发现原来他也遇到过他喜欢的女孩子,但是人家女孩成绩比他好。
当初填高考志愿的时候,第一轮他非常爽快地说,不在复读一定要读个大专,他的分数读大专按道理是不应该滑档的,但是神奇般地滑档了。这可能对他打击很大,他突然之间,好像醒悟了一般,他说他复读,说出这个的时候,我们全家人都很吃惊。
我爸爸是不太同意他复读的,因为他的英语成绩就是总分的五分之一多一点,他复读那年,我觉得他是比以前认真了,这是没得说的,当时我不太理解我弟弟为啥突然之间这般认真了,今天我才知道,他滑档时,他喜欢的女孩鼓励他继续复读,拼一把考上本科院校,他其实也是犹豫的,因为英语偏科十分严重,成为他分数提升的一个巨大障碍。
他复读那年,我看他写过的试卷比我还多,当时我姐姐来我家也跟我弟弟说“你试卷也做了这么多,我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可能像解奥数题一样,会的人迎刃而解,不会的人抓破脑袋也无济于事,英语是一门简单的语言,但是急于农村的教育质量,普及更多是英语知识的堆积,而不是英语能力的量化,教得更多是知识灌输而不是思维启发。
每一个人心中或许都有一个白月光,而我弟弟的白月光便随着高考结束而不了了之。我爸妈的思维也成为了束缚着我们俩的桎梏,我是身在逃离,弟弟是心逃离,我们都在一心求变,或许不一定会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是我们一定会避免走老一辈的老路,不忘本来时的泥泞,才能走得更远。
其实当时我也隐约感觉到了弟弟有喜欢的女孩,但是我觉得弟弟应该不会动凡心,就没有多想。弟弟第二次高考也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因为他英语实在太差了,就比第一次高考多了一分,其他科目到是蛮优秀的,比第一次高出了一百来分。高考这场战争着实有些残酷了,但也是公平的,北上自命题有它自命题的实力,他们培养出来孩子就比我们这些高考大省更全能。
他们从小就被各种培养,琴棋书画样样都要参杂一点,分数低有他分数低的道理。普通人在高考这个战场被踩得鲜血淋漓仍要奋力爬行。两次高考的失利,弟弟就开始变得沉默少语,仿佛看淡了人生,家里人怎么说,乐意听两句,不乐意干脆蜗居在自己房间里。经过大专三年的锤炼,他积累自己的知识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的爱好,似乎也一切在随着他的意愿再走。他慢慢也不在那么沉默,开始去搭建人际关系,学习人情来往,一个人在别人眼中的份量都是自己决定的,他用沉默和埋头苦干也成功扭转了家人对他的看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