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人类简史》书评的最后,我提到“科学革命和资本主义并不能解决人类的心灵问题,而古老的东方智慧也许会重新被历史所选择”,所以接下来读的这本书就是南怀瑾先生的《老子他说》。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讲的是《道经》,即《道德经》的前三十七章,下册讲的是《德经》,即《道德经》的后四十四章,我也会分两篇书评来阐述。
写在前面
其实写关于老子的书评还是诚惶诚恐的,一方面因为太过经典,早就有无数人前辈注解过,另一方面老子的智慧幽深精微,得要一定的年龄积累才能明白透彻,我的年龄还只能算黄毛丫头,就来解读老子,估计会被不少人笑掉大牙。但老子的智慧妙就妙在它的灵活性,就像一面镜子,每个人都能在里面照出自己。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读了《道德经》之后都能悟出适合自己的道理,于是都说老子真高明,但也有人读了《道德经》之后会得出相反的结论,骂老子是阴谋家,故弄玄虚。老子听了,估计只会笑而不语,因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说回到《老子他说》这本书上来,南怀瑾先生是一代国学大师,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台北十方书院讲解《道德经》,后面结集成书,就是这本《老子他说》。大概因为是讲稿的缘故,行文风格比较随意,穿插了很多中国历史上的故事,并且南怀瑾先生在儒释道三个领域的造诣都颇深,因此经常串联起来,互为注解,倒也颇有趣味。
就像上文所说,由于《道德经》文字太过简洁,却又似包罗万象,所以注解《道德经》的发挥空间就很大,每个人注解的《道德经》都有他自己的风格,《老子他说》自然也是带有南怀瑾先生风格的注解。其实我还看过另一个人的注解会更接近现代人的生活,是淘宝的鬼脚七在他的公众号写的老子智慧系列文章,如果大家感兴趣也可以去看看。因此我的本篇书评也就不拘泥于某个人的见解,而是从我个人对《道德经》的理解出发。
一、道可道,非常道
整本《道德经》围绕的都 是“道”这个字,但是老子却在开篇就提出“道可道,非常道”,意思就是说可以说出来的道,都不是真正的道。既然这样的话,那老子写的这本《道德经》岂不都是瞎扯吗?关于这个问题,南怀瑾先生在书中写了老子出关的故事:
相传老子得道之后,骑着一条青牛,想要西出函谷关。这位函谷关的关吏尹喜早晨起来望气,看到紫气东来,于是断定今天必有圣人过关。当他看到老子骑着青牛慢悠悠地踱到函谷关的时候,就把他拦下来索取关碟,老子拿不出来,于是尹喜就让老子传道给他,老子没法,只好认了,被逼写出这部《道德经》。
从这个故事就看出老子的狡黠来了,既然被逼迫传道,不得不传,但是又在一开始就说“道可道,非常道”,相当于给自己留了条后路。不过这也都是传说,不可尽信,说笑而已。
相信很多人一说起老子说起《道德经》都会想到这句“道可道,非常道”,以前我听到这句总觉得是老子在故弄玄虚,后面有看到淘宝鬼脚七对这句话的解释,才有所领悟。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智慧,知识是可以教的,而智慧是没法教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说“听过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听过道理并不代表就转化成为了自己的智慧。
老子一直强调“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因为他深知语言的贫乏,语言总是倾向于简单化,标签化,但事实情况却总是要复杂的多,这一点在标题党泛滥的现在表现得尤其明显。我之前关注的一些微信公众号或者朋友圈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文章标题:“姑娘,你凭什么不努力?“,“姑娘,你一定要很有钱”,“姑娘,你为什么不能主动?”,“姑娘,你不必讨好全世界”,类似这样的文章我统称为“姑娘体”,文章内容无非就是作者的某个朋友(有人告诉我只要在公众号文章中看到朋友、同事、邻居的故事,就肯定是瞎掰的……)身上发生了某件事,然后作者从中总结出某一个片面的观点,就开始大而化之,告诉所有的“姑娘们”,你应该怎么样,或者不应该怎么样。类似的“姑娘体”的文章还有很多其他的表现形式,但共同的特点都是简单粗暴地给出结论,照作者说的去做就好了,从来没有看到谁因为看这样的文章而变得更好,变得更偏激倒是有可能。
既然智慧是没法教的,那么读《道德经》的意义何在呢?我觉得意义在于储存,先把这些道理记在脑海中,等到日后经历了某些事情,然后领悟,哦,原来老子说的是这个意思。到那时,道理才真的转化成了智慧。这也是为什么古人读书总是不管意思如何,先背下来再说,到了某个时刻,自然能够理解。
二、离经叛道
说来也怪,老子自己就是得道的人,说出来的话却看似离经叛道,例如第二章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第三章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美,善,贤,难得之货,这些都是我们一般所认为的好东西,但老子却反其道而行之,认为这些所谓的好东西会带来反面的坏处。
如果你认为这样就很不能理解了,那么老子在第五章的言论就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狗”是草扎的狗,是古代用于祭祀的东西。我们都认为天地是仁慈的,供给我们吃穿和能源,圣人当然更是仁慈的,否则怎么能叫圣人呢?老子却把天地和圣人描述成把万物都看成刍狗的冷漠的存在。
之前看到这几章,一直都觉得老子是个很偏激的人,故意标新立异。但看完《老子他说》的解释之后,才知道自己太注重表面,其实老子不是说美和善不好,而是说有了美和善就有了评判的标准,那么对应的就会有丑和恶。这个标准就是主观的认定,而主观的标准总是不靠谱的,唐朝的时候以胖为美,现在以瘦为美,那么到底是唐朝的胖子美还是现在的瘦子美呢?其实无所谓美丑,美丑只是心中标准的折射而已。尚贤也是一样,贤能的标准,千古难下定论,但是推崇贤者的结果,却会导致许多伪装的言行,例如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举孝廉”。所以一个领导阶层,不管对政治还是对教育或任何事,如果不特别标榜某一个标准,某一个典型,那么有才智的人,就会依着自然的趋势发展。
明白了这一点,再来看第五章,就会知道“仁”也是一种标准,南怀瑾先生就说“无论是哪一种高明的学说,或哪一种超然的思想,用之既久,就会产生相反的弊病,变为只有空壳的口号,并无真正的实义了”。想想历史上假借仁义的伪装而作的恶还少吗?不止古代中国的“仁”,还有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西方国家的“自由民主”,在刚产生时自然是为了好的目的,但演变到后来不都成为了口号吗?所以,南怀瑾先生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这么解释的:
“这是说天地并没有自己立定一个仁爱万物的主观的天心而生万物。只是自然而生,自然而有,自然而归于还灭。假如从天地的立场,视万物与人类平等,都是自然的,偶然的,暂时存在,终归还灭的“刍狗”而已。
明白了这个原理,便可了知真正有道的圣人,心如天地,明比日月,一切的所作所为,自视为理所当然,义所当为的事,便自然而然地做了。并不一定因为我要仁爱于世人,或我要爱护于你,才肯去做。”
说到这里,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一篇文章里说,我们总说要保护地球母亲,其实地球哪里是我们的母亲,只是我们一厢情愿而已,人家地球根本就不在乎,地球已经活了45亿年了,见过多少大世面,人类干的这点事对它来说都不值得一提,人类文明存在的时间对于地球来说只是非常短的瞬间,如果人类消失了自然还会有其他的文明出现。这个观点够毒辣,却也够清醒,正好作为“天地不仁”的注解。
三、道法自然
在《道德经》一开始,老子就想让我们破除心中的标准和偏见,顺其自然,所以说道的核心就是自然,这也是第二十五章所提到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什么是自然呢?天地间的一切都是自然的,只要你用心去看、去感受,老子接下来所说的道理,有的是从自然现象总结的,有的又是从社会现象总结的,但所得出的道理都是合乎自然的。下面就举两个例子:
1.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第二十三章中说“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大家如果仔细观察自然界的天气就会发现,很猛烈的大风不会刮一整天,暴雨也不会下一整天,今年深圳有两次因为台风而停工停课,我在家看到狂风暴雨也不过持续了几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基本都是比较平静的。天气是由天地决定的,连天地都不能让狂风暴雨长久,更何况于人。
所以说社会上一些看似很火爆的事情,必然是不会长久的。例如股市,牛市的时候人人都在谈论股票,连扫地的大妈也在炒股,那么这种情形就肯定不会持续下去,只会转头下跌。那房市呢?当然也是一样,不会永远高歌猛进,缓慢上涨或下跌才是常态。除了社会现象以外,人的情绪也是一样,不管是狂喜还是悲伤,都不会持续太久,最后都会归于平静。记得看过一个幸福指数调查,一个出了车祸被截肢的人和一个中了彩票大奖的人,一年之后他们的幸福指数其实并没有太大差别。“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这就是合乎自然的道,自然的常态就是平静的。
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第二十四章中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踮起脚尖是站立不起来的,迈很大的步子是走不远的,自我夸耀的人是得不到认可的,这些对于修道的人来说,就像剩饭和赘肉,是不屑于去做的。
这一章讲的就是人性了,急功近利,自以为是,这几乎是每个人的通病,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尤其如此。记得之前去学校招聘,很多学生都问,深圳房价这么贵,我去你们公司要几年才能在深圳买房?说实话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在这个房价涨上天的时代,应届生关心买房也很正常。但路总是一步步走的,刚出社会重点在于磨练个人技能,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能力上去了何愁买不了房,而相反如果只关心什么时候能买房,估计永远都买不了,这就是跨者不行。
这些道理看似很平淡,说的无非就是自然界刮风下雨,人站立走路的事,有什么了不得的呢?其实最深的道理看起来却是最平淡的,老子早就知道这一点,所以在第三十五章中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这又让我想起前段时间豆瓣评分被攻击的事情,总会有些人想要通过各种途径操纵豆瓣电影的评分,但阿北却坚持不予合作,有人问“到底如何才能让评分变高呢?”,回答是“除了拍好电影,我也想不出别的方法了”。拍好电影,评分就高,如此自然而然的事情,却似乎没人在意,只关注如何投机取巧刷分数,刷分不成就攻击只是提供评分工具的豆瓣,越是如此,离道越远。老子所言,诚如是。
四、得道的人
说了这么多“道”,那么真正得道的人是什么样子呢?老子在第十五章就提到了。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拙。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得道的人都很高深,深不可识,只能勉强形容一下,下面就把这一章拆分开来看看南怀瑾先生是怎么解释的。
““豫兮若冬涉川”,一个真正有道的人,做人做事决不草率,凡事都慎重考虑。做人做事修养到从容豫逸,“无为而无不为”。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作为,实际上,却是智慧高超,反应迅速,举手投足之间,早已考虑周详,事先早已下了最适当的决定。看他好像不紧张,其实比谁都审慎周详,只因为智慧太高,转动得太快,别人看不出来而已。并且,平时待人接物,样样心里都清楚,一举一动毫不含糊。
“犹兮若畏四邻”,修道者思虑周详,慎谋能断。“犹”是猴子之属的一种动物,和狐狸一样,它要出洞或下树之前,一定先把四面八方的动静看得一清二楚,才敢有所行动。
“俨兮其若容”,表示一个修道的人,待人处事都很恭敬,随时随地绝不马虎。
“涣兮若冰之将释”,修道的人也有洒脱自在,怡然自得的一面,就像春天到了,天气渐渐暖和,冰山雪块遇到暖和的天气就慢慢融化、散开,变成清流,普润大地。就像孔子的学生形容孔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敦兮其若朴”,非常厚道老实,朴实不夸。
“旷兮其若谷“,比喻思想的豁达、空灵,修道有成的人,脑子是非常清明空灵的,如同山谷一样,空空洞洞,到山谷里叫一声,就有回声,反应很灵敏。
“浑兮其若拙”,有道的人是不容易看出来的,因为他们不需要刻意表示自己有道,自以为了不起。用不着装模作样,故作姿态。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人的学问修养、身心状况,如何才能达到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境界呢?只有一个办法,好好在浑浊动乱的状态下平静下来,慢慢稳定下来,使之臻于纯粹清明的地步。在静到极点后,要能起用、起动,道家要人做一切事不暴不躁,不“乱”不浊,一切要悠然徐生,慢慢地来。态度从容,怡然自得,千万不要气急败坏,自乱阵脚。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不欲盈”,虽然有那永远追求不到的事,却同李商隐的名诗所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因为能不盈不满,所以才能“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蔽”就是保护很好的旧东西,由于东西永远是旧的,是原来的样子,一直小心使用,并没有坏。”
道家所讲的得道之人,与儒家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以及佛家的“本心圆满,具足一切”倒是很类似,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追求的完满人格,不知道此生能否修成这样的境界,但如果能在现实中见识这样的人,也算是无憾了。
五、获取智慧的方法
怎样才能成为上文所描述的得道之人呢?老子在下一章第十六章就说了:“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我觉得这句话是整本《道德经》的核心观点,因此拿出来做了本文的题目。
说得道有点太大了,就说如何获取智慧吧,道家讲“致虚极,守静笃”,佛家讲参禅观念头,儒家讲“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无外乎都是一个“静”字。这里的“静”不是说坐着不动,即使坐着不动,我们头脑中的念头也是一个接着一个,从不停歇。要真正做到“静”,就要学会去观察自己的念头和情绪,不作评判,直到头脑真正地安静下来为止,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看一本书叫做《正念的奇迹》,讲的很好。当我们能学会观察自己的念头和情绪,就会明白自己是如何被它们所控制,开始学会反过来控制情绪。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动,而我却冷静地观察它们的规律,这不就是科学家们做的事吗?只不过科学家们观察后得出的是公式和定理,而老子得出的是合乎自然的道,孰高孰低,还真不能下定论,或者二者本无区别,因为科学最后也会走向哲学和宗教,殊途同归。
所以这两句话就涵盖了获取智慧的方法,对内要学会平静,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明心见性,对外则观察宇宙万物,得出合乎自然的规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