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资深吃货,每次到陌生的地方,在完成本职工作外,我特别喜欢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去年年底,我到内蒙古杭锦后旗,有幸结识了宣传部张金堂部长。期间,向他说起自身这个癖好。他说,很简单,尝尝我们的肉焙子吧。当时特别高兴。可是,见到了肉焙子的庐山真面目,我忍不住喊,这不就是肉夹馍吗。
张金堂说,没错,其实就是肉夹馍。在内蒙古就改变了名称而已。但是也很正常啊,毕竟中国这么大,十里还不同俗呢。我颇不服气,回敬他说,肉夹馍太平常了,压根算不上特色小吃。结果,他很认真的回答,算不算没关系,但是我相信,只要你吃上一回,保证让你喜欢上。我半信半疑的答应下来。
杭锦后旗的肉焙子店很多,而且生意还都相当兴隆,充分看出,当地人对他的喜爱。肉焙子在这里是早点,到了中午就很少了,换成了铁锅焖面。杭锦后旗属于河套平原,这里盛产优质的河套面粉。所以,除了米饭外,面食也很受欢迎。况且,由于食材好,产品质量更是无需多说。
从外观上看,肉焙子和其他地方的肉夹馍真没有太大区别。柔软的白饼,两面泛着因为烤制而带来的金黄色,还散发着独到的麦香。平心而论,有着良好的卖相。店家的手法更是娴熟,被剖开的面饼薄厚均匀,底部粘连度把握也很精准,有效保证了所夹肉的数量,避免看上去大小不同,引起顾客不满。
众所周知,畜牧业是内蒙古的主打产业。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特殊的气候,同时生长着很多适合饲养畜禽的原生态植物。基于此,内蒙古产的牛羊猪等,往往都肉质鲜嫩,肥而不腻,当之无愧的享誉大江南北。如若再有技艺高超的厨师,这样的肉烹制出来更是难得的绝佳美味。
肉焙子用的也是猪肉,但做法与内地的有着天壤之别。内地的夹肉是红烧炖煮而成,平时就在肉汤里煨着。有人购买时,才捞出。原本是为了更好的让肉入味,结果却导致汤汁太多,容易流出来破坏白饼的完整度,不方便携带,吃起来也是弄得满嘴的汤汁。肉焙子却不存在这样的现象。
更让人喜爱的还是味道。焙子肉是熏制出来的,所以单凭浓郁的熏香就让人不由自主的流口水。拿到手中细细的观察,熏肉的表面黑紫,切开后则成为鲜艳的红嫩。最神奇的是,他看似干燥,送入口中却极具清爽,鲜滑,且没有任何油腻感。真的,当时我就连声的说好吃,引得不少食客发出会意的笑声。
看到我这副模样,张金堂也呈现出满脸的自豪。怎么样,我没有瞎说吧,就知道你肯定会喜欢的。事实胜于雄辩,我自然无话可说,干脆全力以赴的开吃,先过把瘾。另外,肉焙子不仅是味道好,其含肉量也非常的惊人。若是拿肉夹馍与其相比较,根本就不再同个档次。
不怕笑话,别人吃一个就行,我弄了两个。再配上一碗粉汤,这顿饭吃的是绝对肚儿圆,以至于到中午还没有丝毫的饥饿感。张金堂说,这就是肉焙子的特点,实惠更扛饿。我们有时下乡或者出差,就会带上两个。要是你真的喜欢,也不妨试下。这次,我没有半点质疑,痛快的接受下来。
待到返程,张金堂为我送行。快要进站时,他突然说,你稍等我下,给你来个意外的惊喜。然后就匆匆离开。大约十分钟左右,他手里拎个白色食品袋赶了回来。很诚恳的说,差点忘了,昨天答应给你带上两个肉焙子呢。要是上了车,就难以兑现了。还能说什么,简洁的话语,却洋溢着最朴实的情感。
由于是现做,且包裹的比较严实,到了饭点,拿出来时还有些许的温度。吃在嘴里,内心更是温暖。有几个乘客很是意外,纷纷前来询问我,哥们,在哪里买的焙子,餐车里好像没有啊。我笑笑,是我的好大哥给提前买的。他们表示,这个办法还真不错,不说花钱多少,关键是自己喜爱的,以后咱也这样。
从这以后,我和张金堂就结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始终未中断联系。每每我提及这两个肉焙子,他就说,这不算什么事,只要喜欢,不说到杭锦后旗,只要踏上内蒙古这块土地,随时随地都有肉焙子,保许让你吃个够。都说人生随处有惊喜,的确如此。两个肉焙子,竟然衍生出一生兄弟情。缘分啊。(文/孙新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