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385天
原文阅读:
16.3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译文讲解:
孔子说:“鲁国的权力从国君手中失去已经有五代了,政权落在大夫手中已经四代了,所以三桓的子孙已经衰微了。”
启发思考:
上一章刚讲完春秋时代权力下移,甚至落入家臣手中。从历史上看,陪臣执掌权力的,没有三世不亡的。孔子这里接着讲鲁国的现状。所谓“五世”,是鲁国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五世。所谓“政逮于大夫四世”,指的是季孙氏文子、武子、平子、桓子四世。
孔子的这段话,是对当时急剧的历史变化和尖锐的社会矛盾的一个概括式总结。面对这种礼崩乐坏的社会动荡,孔子既不满又不安。从他个人的政治实践活动来看,他的应对策措虽有局部效用,但他试图维护类似周朝的礼制和仁政的政治蓝图已完全不可能实现。因为社会制度的变革已经跟随历史的车轮不可阻挡地向前推进。
从春秋晚期走向战国七雄,最后到秦统一中国,社会形势出现了完全不同的局面。在当时纷乱的世道中,孔门弟子,如冉有、子路、子夏等,也跟随着某个卿大夫或者王族甚至新兴起的政治纠缠在一起。他们将要面临的政治、社会和思想文化形势,比夫子在世时更为激烈和紧张。
2500年后,我们回望历史,试图探寻当年的事件情境,体会当事人的思想感受。虽然这是极不容易或者说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努力借用更多历史学家和其他学者的智慧,让自己获得更多启发。今天,我就借用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的一些研究视角和观点,来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做一点儿学习思考。
提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很多人立刻想到的两个关键词就是封建和专制。甚至,你的脑海中还会闪现这样的一幕:某个大臣触怒龙颜,皇帝就发怒说,“拖出去斩了”或者“诛灭九族”。中国古代皇帝总揽一切大权,实行专制统治,这似乎成了许多人默认的“常识”。
不过,这个刻板印象并不准确。根据钱穆先生的研究观点,中国的传统政治制度并不全是专制的。从汉代到明代,中国都是士人政权,也就是读书人组成政府。宰相是政府的首脑,君权一直受到相权和政府的牵制。即使明清没有了宰相,各个政府部门都被皇帝握在手中了,但国家也有制度和法律,皇帝的意志也要受到制度和法律制约,并不能一个人决定一切。
举个例子,宋太祖时,有个官位空缺,他叫宰相赵普提名。赵普推荐一人给宋太祖,但这个人恰好是宋太祖讨厌的,他拒绝这个提名,还把赵普的提名纸给撕了。过了一两天,他又要赵普提名,赵普依然推荐了同一个人,说暂时没人比他更合适。宋太祖没有办法,也就点头应允了。由此可见,尽管宋代时相权轻了,皇帝还是要考虑宰相的意见的,这是中国的政治传统。
而且,中国的传统政治也不是封建的,封建的重要含义是“人有等级之分”。钱穆认为,纵观中国历史,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实际在一天天地趋向平等,等级的概念其实在不断弱化。人才选拔制度,特别是科举制,使得国家政权开放给全国,更使得社会阶层一天天地趋向平等了。
魏晋南北朝的确看重出身,一个人的家世门第作为标准,来评定他能担任什么职位。但是,唐代开始采用了隋朝设立的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大大制约了门阀贵族的特权。
到了宋代,工人和商人也都可以参加科举了,政府政权对平民完全开放。北宋末年的宰相李邦彦,父亲是工人,明代万历年间的内阁大学士张四维,则出身于商人家庭。这种不论阶层的开放性随着科举制一直延续到清代。
总体上来说,这使得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逐渐平等。因此,在钱穆看来,用封建等级来说中国传统社会是不合适的。虽然社会不平等一直都存在,但用封建来形容自秦始皇以来的中国社会,已经不是非常准确了。
当然,钱穆先生认为在评价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时,不能脱离当时的环境。尽管我们普通人很难做到深刻地研究历史,不过,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努力克服“刻板印象”,总会获得更多的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