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看到朋友拍出了一张非常好的照片,往往会说:你的设备太好了!
看到朋友拍出一张很一般的照片会说:你的技术还有待提高,如果是我会换这个角度。
自己拍出一张好照片时会想:我的技术真是不错,这照片太完美了!
如果拍出一张不怎么好的照片会想:我的设备过时了,看来我需要买台更高级的单反了。
班杜拉在研究中发现,人们对于行为成败的归因方式,会直接影响自我效能的评价。
成功时的归因(图片来源网络)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归因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而且也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每一个人都可以被看成是业余的社会心理学家,都有一套从其经验中归纳出来的,关于行为原因与行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和观念。
失败时的归因(图片来自网络)控制点
“我没有社交生活,”一个40岁的单身男人对医生抱怨。在医生的劝说下,这个病人参加了一个舞会,在那儿有好几个女士邀请他一起跳舞。“我只是有点儿幸运而已,”他稍后报告说,“这可能不会再发生了。”
这样的案例让朱利安.罗特逐渐明确了一个之前已经形成的想法:有些人似乎一直“感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是被外部力量支配的,还有一些人则感觉发生的事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自己的努力和技巧所支配的。”
朱利安.罗特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朱利安·罗特(Julian Bernard Rotter 1916- )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控制点的概念。在罗特看来,人类能够被分为两个基本类别:那些相信控制点在自己身上的人和那些认为自己受到身外力量如运气、命运、或者无法抗拒的他人所控制的人。
第一个群体被称为内控者(internals),他们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内部。内控者相信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所以这种人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他们是自己命运的主宰。他们往往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对改善自我命运的能力感到乐观,能抛弃一些糟糕的习惯。他们相信意志力量和积极思考。他们决心控制自己的生活,无论好坏。
第二群体的成员被称为外控者(externals),他们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外控者认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他们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这种人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他们把自己看作环境的受害者和命运的玩物。
罗特发现某些群体中往往集中了大量内控者,而另外一些群体中往往表现出外控者的社会心理特征。比如,犹太人往往是内控者,日本人比美国人更可能是外控者。这些文化差异显示控制点或许能作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有意无意地传承下去。
你是怎么认为的?人们常常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还是环境的牺牲品?他们是自己的生活的编剧、导演?还是自己处境的俘虏?是谁在掌控你的命运?是谁在控制你的行为?
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感觉到控制取决于我们如何解释挫折。
内控者面对挫折时,相信自己是主宰者: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认为自己能够发挥作用,认为未来会有所改善,面对困境,能付出更多努力,加大工作投入。如果内控者被喝醉了的司机撞到,他们会责怪自己本来应该更多警惕车轮,应该在更早的觉察到醉汉开车过来,并赶紧躲开他才是。
外控者面对挫折时,常常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将糟糕的学习成绩归因于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如老师、教材或者考试题目太变态;如果他们喝醉了上床抽烟,引起火灾烧了房子,他们会解释这场灾难是不幸命运的又一例子,而不是错误的判断,更不是坏习惯造成的。
这种外控型的心态一旦成为一个人的稳定心态,那么这种人的人生轨迹常常表现为以下三种:第一是把自己完全交给命运,不采取任何主动的行为,过一种消极的通常也是很悲惨的生活;第二是把自己完全投身于某一个人或组织的怀抱,自己不加任何选择地听命于这个人或组织;第三是表现为一种反社会的叛逆、反抗心态,由于自己一无所有、无能为力,所以对一切都不负责任地加以破坏。
外控者更容易对自己的工作不满,出勤率差,对工作的投入相对较低。
内控者则倾向于把组织的成绩归因于自己的作为,故易产生较高投入;一方面,内控者倾向于采取积极行动改变不满的现状,故易辞职,另谋高就;但另一方面,内控者表现较出色,容易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归因的方法
内控者并不是要将所有的错误都是归为自己的原因。何人能够承担的责任都是有限的,无限放大自己的责任会使人出现心理问题,但要分清哪些是自己的原因,承担该承担的责任。
凯利(H.Kelley1921-2003)指出,人们可通过检查三种特殊的信息来进行归因,凯利的归因理论也因此被称作三维理论。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三种信息 :
特异性信息: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做出 反应。
共同性信息: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 。
一致性信息: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
个体从以上三个方面信息的协变中得出结论。如果特异性、共同性和一致性都高、 我们就可能做出外部因素的归因。如果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那么更可能做出内部因素的归因。
玛丽为什么对小丑笑——对凯利三维理论的验证
麦克阿瑟(L.McArther,1972)对凯利的三维理论的预言能力作了系统的研究。 她给被试者一个简单的假设事件,并操作特异性、共同性和一致性的变化,然后考 察相应的归因结果。
假设一位叫玛丽的小姐看一个小丑表演时,笑得厉害。
第一种情况是提供高特 异性、高共同性、高一致性的信息,即玛丽没有对其他小丑笑,每个人都对这个小 丑的表演笑,玛丽总是对这个小丑的表演笑。在这种情况下,61%的被试者将玛丽 笑的原因归于刺激客体,即这个小丑。
第二种情况是低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即玛丽对小丑的表演总是笑 别人几乎对这个小丑不笑,玛丽总是对这个小丑。在这种情况下,86%的被试者 将玛丽笑的原因归于行为主体,也就是玛丽本人 。
第三种情况是高特异性、低共同性和低一致性,也就是玛丽没有对别的小丑的 表演笑,别人几乎不对这个小丑的表演笑,玛丽以前从未对这个小丑笑过,在这种 情况下,72%的被试者将玛丽笑的原因归于情境。
上述研究证明了三维理论能比较准确地预测人们的归因结果。
简单来说,第一种情况是小丑的原因,玛丽表现和其他人没有分别;第二种情况是玛丽的原因,玛丽和别人表现有区别;第三种情况也是玛丽的原因,但和第二种情况的区别是,这只是当时玛丽出现了区别,其他时间就没有区别,也就是情境原因。
对他人归因中的错误或偏见
凯利还研究了对他人归因中的错误或偏见。
比如,尽管我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有充分的证据支持,我们总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这称为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它可以解释下面这种情况:当销售人员的业绩不佳时,销售经理倾向于将其归因于下属的懒惰而不是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当孩子的成绩不好时,父母会将其归因于孩子的不勤奋而不是其他原因;当丈夫没带好孩子导致孩子生病时,妻子会将孩子生病的全部责任归因于丈夫的错误而不是孩子自身和环境的影响,当然更不可能有自己的原因了。
-END-
本文编码:
第一单元:潜力与自我效能
1.4 控制点
《做更优秀的自己》公开课
BeABetterU
重构认知 突破自己
影响环境 改变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