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大地,英才辈出;荆楚儿女,自强不息!当今湖北,有四个热爱文艺的70年后,面对噩运,选择坚强;遭遇不幸,勇敢面对;不畏嘲讽,坚持创作;自强不息,追求卓越!他们是自强不息的田子君、坚持写诗的余秀华、坚持画画的熊庆华和坚持读报写文的范雨素。这四位70后,堪称“当代中国励志典范”。
下面,我将向读者朋友们详细介绍这四位“励志典范”——
“励志典范”田子君
她是湖北省应城市田店镇人,从小因病双腿瘫痪,双手畸形无力。她没有因身残而自暴自弃,颓废消沉,却以坚强的意志、惊人的毅力,在家自学小学到大学的全部课程,而后还到武汉大学进修心理学。她的手握不住笔,她就用右脸紧贴握笔的手,借助头的支撑力,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一笔一画地完成每个字。她十六岁开始文学创作,文学作品多篇获征文奖,出版有诗歌集《轮椅上的诗行》。在父母外出打工还债的12年里,她独自承担起了照顾两个患病弟妹的责任。2006年4月,她被授予“湖北省青年五四奖章”;在民政部与央视2006年联合推出的“春暖人心”大型媒体行动中,田子君成为精神鼓舞类故事范例;2007年5月, 她被授予“全省十大自强残疾人士”,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湖北张海迪”;2008年3月,她被授予第五届湖北省十大女杰,同时被授予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2008年3月,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08年5月,被评为“湖北省自强模范”;2009年荣获“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表彰;2013年5月成为《中国残疾人》杂志封面人物。她就是田子君。
1978年11月27日,田子君出生在湖北省应城市田店镇田店村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户之家。父亲田长年在当地粮食车队务工,母亲陈金美是当地农民,子君在家中排行老大,下有一妹一弟。子君刚生下来还算正常,3岁时还能行走;可直到有一天,天真无邪的她突然得了一种罕见的怪病,家人到处求医问诊,但一直查不出原因,慢慢地,腿脚变得无力,直至腰部以下失去知觉。万分焦虑的父母倾其所有为她治疗,但仍无力回天,子君的腰部从此瘫痪了。七岁之后的田子君已是不可治愈的高位瘫痪、双手畸变、声带嘶哑、整个身子因长期坐卧而弯曲、萎缩、变形。
对田长年、陈金美夫妇而言,更不幸的是,比子君小三岁的妹妹田小君自生下来起,下肢先天性的瘫痪,没有走过一天路,父母在武汉等地到处求医问药,一直无效,至今只能用双手在地上爬行。只有最小的弟弟稍微“正常”一点,除了可以站立外,走路也是“拖泥带水”,被诊断为“先天进行性肌无力”。他浑身肌无力,每天吃中药,一年下来,至少得8000元药费。三个孩子的病情使田长年、陈金美夫妇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疑惑之中。老天啊,你怎么这样对待我们?田长年、陈金美夫妇俩并不是近亲结婚,可是为什么老天要这样对待他们。后来,经过四处咨询,医生称可能是一种血液基因的变异,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仅为万分之一。田家为治好三姐弟的病,大举借债,先后用去了治疗费10余万元,并卖掉了房屋,住进了石棉瓦搭的一个棚子里。棚子里低洼幽暗,并且漏雨,下雨天便泥泞不堪。
田子君曾对记者说:“那哪里是人住的地方呀,特别是下雨,上面的污水直往下流。屋子里的水积到了床上,我们经常睡在半夜里被水泡醒。弟妹吓得直哭。我一泥人似的在地上爬来爬去。用一床旧棉絮堵在门口,然后将一块塑料布包在上面。我就扒在门坎上用一只破碗往外面舀着污水。特别是九八年的那场大雨,我们几乎是在污水里泡过来的。”
随着一天天长大,年幼的田子君渴望着上学。然而,这对于她却只能是一个梦想。每天,她坐在自家的小门槛上,看着小伙伴们背着书包一个个像燕子一样来来去去,她禁不住大声痛哭,锤打自己的双腿!
母亲体会到了女儿的痛苦和渴望,于是她到学校买回了两本课本,利用晚上来教女儿。子君非常聪明,每遍课文她读两遍就能熟练地背下来。母亲不在家时,她便独自揣摩,还与邻家的小伙伴比看谁读得好。即使这样的学习,也只维持了半年,因为母亲太忙,她得为母亲分忧,照顾年幼病弱弟妹。
穷人的孩子早自立。田子君借用矮板凳行走,还用她那伸不开的无力的手学会了做饭、洗衣服及各种家务。
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久,田长年所在的企业因效益不好而散了,他只得下岗回家。为了给3个残疾孩子治病、还债,陈金美思前想后,决定外出打工。她很快向别人借了两百元钱做路费,临行前的晚上,望着三个本该是快快乐乐但不得不与病魔抗争孩子,一贯坚强的陈金美再也忍不住洋泪如雨下。她哪舍得离开她们,哪忍心离开她们啊?可是为了给她们治病,为了让他们能有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明天,她不得已……没等她说完,田子君姐弟三人已哭成一团。懂事的田子君对妈妈说:“妈妈,您就放心地去吧!多挣点钱回来给弟弟治病,我会照顾好弟弟妹妹的,你就放心地走吧。”这一年,田子君才14岁。
母亲走后,14岁的残疾女孩田子君,承担起照顾弟妹的艰巨任务。有时弟妹想肉吃想得直哭,她就用两只板凳挪到集上买点肉回来熬一锅萝卜,而平时,田子君姊妹三个常常是一袋米一罐豆豉度日的。
在广东打工的母亲夜夜牵挂着自己三个留守的孩子,每星期给家里写信,后来还给家里安了电话,她在信和电话中常鼓励孩子们说:“人活着都会有困难,没事,孩子!只要你咬咬牙,就会过去!”母亲的这句话,成了田子君的座右铭,深深地影响着她,使她得以度过一个个艰难的日子。
为了节约路费,母亲连续8年没有回家过春节,坚强能干的田子君把弟妹照顾得很好。
为了给子君打发无聊,母亲花20元前给她买了一台便携式收音机,她一有空就抱着放在耳边听,了解外面的世界。
通过收音机,子君知道了张海迪和约翰·库缇斯的自强事迹,决定向他俩学习,,以坚强的意志、惊人的毅力,与不幸的命运抗争,刻苦自学,谱写了动人的诗篇、积极鼓舞他人,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
为了与外界交流,为了证明自己的精神不残,子君决定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于是,她看着字典学习认字,并学习写信写诗,还用蜷缩的手练就了一手大气洒脱的好字。弟弟也开始帮助她到处收集旧书旧报供她学习,不懂的地方就教她查字典。就这样,她一边精心照顾弟妹的生活,一边刻苦自学文化知识。
1994年底,田子君给楚天广播电台寄出了第一封信。不久,该信被全文播出。主持人还回信鼓励她坚定信心,只要努力,健全人能做到的事,残疾人也能做到!这件事可把田子君高兴坏了,她更加勤奋地学习写作。她决定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写成诗歌和散文。
两年后,田子君的第一首诗歌《走出自我》发表在《应城日报》上。看着自己的作品变成了铅字,这让田子君像喝了蜜一样甜,也大大激发了她进行文学创作的信心和热情。
1996年下半年,在家打工的父亲田长年也离开应城,到广东务工。从此,家里的重担就全都落到了田子君一个人身上。
1997年,母亲靠打工攒的钱,为子君买了一台轮椅。子君知道,父母在外打工不易,自己不仅要照顾好弟妹,还必须发奋努力。身边很多人称她为“轮椅上的女强人”、“自强女神”。
此后,子君创作的百余篇诗歌、散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先后在各级报刊、媒体上刊登和播出,其中二十多篇获得省、地(市)、县市级征文奖。特别是作品《打工的母亲》获湖北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打工故事"征文一等奖。
田子君的苦难生活、感人事迹经各级媒体报道后,来自社会各方面对田子君的关注和帮助越来越多。面对这些关爱,田子君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回报社会,如何为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成为一个社会人,被社会所需要人生才会有目标,有方向”,这句口头禅也成为她新的人生目标。
1997年田子君开始创办“子君热线”公益心理辅导,十六年间约接听11300多个咨询电话、回复网上咨询3000多人次、接待面询者近4000多人次,被17所大、中院校聘请为校内、外心理辅导员。她接听的最长的热线是4个小时零2分。她曾通过热线挽救过浙江杭州一个女孩林青玉的生命。
2005年,田子君在家乡创办“子君书屋”,提供免费阅读,陪伴留守儿童;同年年底,她又开始照顾患了直肠癌的父亲。
2006在民政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春暖人心”大型媒体行动向全国征集温暖人心的感人故事中,田子君的故事成为全国四大范例之一;同年5月,田子君荣获得第五届“湖北青年五四奖章”的殊荣;
2007年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怀下,田子君出版发行了个人首部诗集《轮椅上的诗行》;同年5月, 她被授予“全省十大自强残疾人士”,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湖北张海迪”;同年,她还报名参加了武汉大学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并考取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
2008年3月,田子君被授予第五届湖北省十大女杰,同时被授予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同年5月,被评为“湖北省自强模范”。
2009年7月,田子君荣获“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表彰。
2012年,田子君建立了全国最大的残疾人心理公益网。
2013年5月,田子君成为《中国残疾人》杂志封面人物。
2014年,田子君在武汉市洪山区创办武汉田子君心理咨询中心,承诺坚持终身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心理康复。
熟悉田子君的人都说,在田子君身上,有三种可贵的精神: 一、身残志坚抗争命运的顽强精神;二、乐观向上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三、感恩立德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
“励志典范”余秀华
在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有一个脑瘫农妇,从1998年开始写诗,截止2015年年初,她累计写诗2000多首。2014年11月中旬,她的一首名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在微信圈中被反复传递,写诗16年的她一夜之间红遍社交网络,她和她的诗歌成为了当时最热门的文化话题,她被学者沈睿誉为“中国的艾米丽·迪金森(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她的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四次加印,销量突破10万大关,成为20年来中国销量最高的诗集。她就是余秀华。
余秀华,1976年生于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出生时因倒产缺氧造成脑瘫,3岁仍然无法坐立,平日里,只能垫着棉被躺着,说话口齿不清,爱流口水。父母背着她,不停地往荆门、武汉跑,他们知道的湖北的大医院都去了,还带着家里所有的钱到北京看病,北京的大医院的医生告诉他们:这个病终生无法治愈。
余秀华5岁时,还是流涎不止,每天要换几条毛巾。父母带着她到武汉求医,还买回昂贵的鹿茸,与其它中药材一起煎服,经过一段时间药疗,涎终于止住了。
8岁那年,余秀华还不能走路,父母便让她和6岁的弟弟一同到村里小学上学,每天上学、放学,都由父母轮换着背。
10岁那年,余秀华终于能摇摇晃晃站起来了,也可以走着去上学,但是要和弟弟一起走。
上初中的时候,弟弟骑着一辆二八自行车载余秀华上学、放学。余秀华的身体不协调,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总是坐不稳,弟弟骑起来特别费劲,有时忍不住对姐姐囔囔,余秀华总是默不作声。
余秀华初中时的学习成绩并不差,她还进入了贺集初级中学重点班,可见她是下了狠功夫的。在班上,她的作文成绩很好。 余秀华曾说:“我上初中时就用写诗的方法来写日记,因为这样字很少,我写字又很慢,正好。”
有一年,贺集初中“星星”文学社举行“迎十一诗歌朗诵会”,一位老师特意挑选了余秀华的两首诗歌让一个同学朗诵,结果那两首诗歌感到了在场的所有人,朗诵者获了一等奖。
后来,余秀华的作品屡屡获奖。她在当时贺集初中是小有名气的“校园诗人”。
中考那年,弟弟考了467分,余秀华考了420多分。弟弟继续上学,家里则不让余秀华再上学。但余秀华不干,嚷嚷着要去镇上读高中,父母仍不同意。她便去找镇上中学的校长,在校长的帮助下,才如愿以偿。
高三开学没多久,余秀华嚷嚷着要退学,她要退学的原因是一次语文考试,老师觉得她的字太难看了,就给了0分,余秀华一气之下,把学校的书给烧了,不肯再去学校了。
退学后,余秀华在家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和农活,闲暇时便读读诗、看看书、听听广播。这样的生活看似很充实,很诗意,其实内心很抑郁。村里的同龄人、昔日的同学们,要么外出打工,要么在家乡学艺,要么在为高考备战,而她一个脑瘫患者,只能呆在闭塞的乡村,望着天空发呆,望着田野歌唱,望着荷塘抒怀……
1995年,经人介绍,父母将31岁的四川小伙尹世平招为上门女婿。对这桩父母包办的婚事,19岁的余秀华没多想,就答应了。
当时余秀华的父母是这样想的:自己不可能照顾女儿一辈子,尹世平出身贫寒,身世悲苦,漂泊异乡,四肢健全,老实可靠,招他为婿,让他照顾自己的脑瘫女儿。当时余秀华还年轻,对婚姻没有多深的认识,觉得父母如此安排,都是为了自己好,所以就稀里糊涂地做了尹世平的妻子。
结婚两年后,余秀华生下一个男孩。婚姻并没有余秀华想象的那么美好,她对“生活习惯不好”的丈夫,非常厌恶。他们时常吵架,余秀华和村里很多农妇一样,被丈夫打过,也被揪着头发往墙上撞过。这样的婚姻,她不想维持下去了,她几次闹离婚,都被父母压制了。这样的丈夫,伤透了她的心,她希望丈夫滚得越远越好,眼不见,心不烦。
婚离不了,余秀华只好与丈夫分居。这段婚姻,对她而言,除了给她带来了一个可爱的儿子,更多的是苦闷、伤悲和悔恨。她说这是一段让她悔恨交加的婚姻,她将这段婚姻形容为“青春给了一段罪恶”。
丈夫长年在外打工,每年只有过年才回来,总不肯带钱回家。儿子的抚养费和学费,多是父母承担,丈夫很少掏腰包。他领了工钱,在外喝酒、赌博、嫖娼……
余秀华和父母生活在横店村,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守在院子里,看看书,读读诗,听听歌,打扫卫生。她在院子里养过花,还曾想把整个院子都种上花,但她养的花都死了。母亲怕她闷出病来,就鼓励她养兔子。后来她渐渐爱上了养兔。
1998年,余秀华写下了她的第一首诗《印痕》。从此,她便经常坐在院子门口摇摇晃晃的小桌子上写诗,写诗,疯狂地写诗。她通过诗歌,宣泄心中的积郁和悲伤;她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命运的不满和对现实的无奈;她通过诗歌,憧憬甜蜜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她通过诗歌,证明自己的存在、自己的才华、自己的不甘和自己与众不同!
后来,余秀华学会了操作电脑,因为脑瘫,她只会用左手食指打字,打字的时间远远超过构思。
再后来,她常跟同乡去贺集乡的网吧上网。她流连于“钟祥论坛”和“红袖论坛”,把自己写的诗歌贴在论坛上,吸引了不少关注。
2005年,余秀华第一次将自己的诗用信封装起来,邮寄给《钟祥日报》,没过多久,诗歌就发表了。随后,她开始在当地各家媒体投稿,发表诗作。
2007年,余秀华开始给《荆门晚报》投稿。该报经常刊登她的诗歌。在该报副刊主编黄旭升的介绍下,她加入了当地的文学论坛“弹舌音”,逐渐成为当代小有名气的诗歌作者。31岁的余秀华,越累越依赖写诗。在诗的魔幻文字里,她想象着、寻找着爱情和情感归宿。
2008年,余秀华开始在QQ空间发表自己的诗作。
2009年,20多个网友捐助2900元,为余秀华购买了一台电脑。有了电脑之后,余秀华参与到更丰富的网络世界,她看到了更多人的诗作,遇到了更多有才华的人。关上电脑,她依旧是横店村的一个普通妇女,扫地,割草,喂兔,喂狗。有了自己的电脑,余秀华开始玩起了博客。
写诗写博客不能解决生存问题,为了证明自己有养活自己的能力,余秀华想尝试着去乞讨。2012年她随同乡去温州,想找一份工作安身立命,但很多老板或主管看到她的身体状况,几乎无一例外地予以拒绝。
“诗人不幸诗歌兴”。其后,余秀华更加疯狂地写诗。有时候一个下午就可以写五六首诗。她说:“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
长期写诗,使余秀华成为了一个精神世界更为丰富、内心活动更为敏感的人,也使她对婚姻更绝望。
诗歌和儿子,是余秀华的两大精神支柱。如果没有这两大支柱,她极有可能会崩溃。
2014年,是余秀华人生的转折年。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是跛马,遇到伯乐了!”
余秀华所说的“伯乐”,是《诗刊》编辑刘年。刘年说:“看到余秀华的诗,我眼前一亮。她的诗的特质,就是我苦苦寻找的。我读了她写自己的狗小巫的那首诗,太喜欢了!这种不动声色的描写,太有力量了!”
刘年还说:“上天对她太不公平了,在她身上抢去的太多,回馈的太少。”
慧眼识才的刘年通过电话告诉余秀华:“你等着出名吧!”
2014年11月,《诗刊》以《在打谷场上赶鸡》为主标题,推出了余秀华的9首诗歌,并配发了她的创作谈《摇摇晃晃的人间》和编辑的评论文章。
接下来的日子,余秀华的诗被热烈转发,人们惊艳于余秀华的天才和诗歌的质朴滚烫、直击人心。
12月,余秀华受邀参加由《诗刊》杂志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最底层的人”诗歌朗诵会。12月15日余秀华和妈妈一起坐上从荆门开往北京的火车。刘年提前一个多小时在火车站等候。
第二天,三人一起来到人大的一间教室,余秀华第一次感受到神圣的仪式感,她晃着走上讲台,明显是紧张的,台下的周金香和她一样,手在抖,她读了《我养的狗,名叫小巫》。读完走下台,母亲哭了,余秀华也哭了,还有很多听众也落泪了。
余秀华和母亲离开北京那天,刘年去火车站送她们母女俩,临别时刘年和余秀华拥抱。
刘年的预测非常准确,2015年初余秀华红了。
2015年1月13日,学者沈睿写下一篇阅读余秀华诗歌的博文,并为其贴上“这个艾米丽·迪金森”的标签。随后,这篇博文与余秀华的多首诗作“如病毒般”在网络扩散。
2015年1月16日,《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首诗在朋友圈被刷屏,作者余秀华一夜爆红。余秀华和她的诗歌成为了当时最热门的文化话题。她由默默无名、令人同情的脑瘫农妇变成了红遍中国的诗歌女神。
2015年1月17日,余秀华家的院子里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用“蜂拥而至”来形容毫不夸张,这种盛况迫使钟祥市宣传部的干部,不得不把办公现场,临时搬到余秀华家。
有人说,余秀华的红,是源于社交网络的集中传播,尤其是网络上贴出的“脑瘫女诗人”、“女农民诗人”等标签,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其实,余秀华的走红,是水到渠成的事。十多年来,她将万般情感融入诗中,读无数人读后心灵震颤,深为感动!
长期关注余秀华的的一个诗友说,她(余秀华)早晚会有这一天。
有人质疑余秀华的诗歌抄袭或代笔,与其关系极其不好的丈夫尹世平却称,肯定是她写的,以前用笔写在本子上,现在每天守着电脑敲。也有人认为,余秀华是把苦难熬成了心灵鸡汤,她本人则回应,痛苦和抱怨本就有,诗好与否不过如此,只是用自己的心意写下些分行的句子罢了。
记者们都看到,在余秀华的书柜里,有鲁迅、巴金、朱光潜的作品,有海子的诗,还有一本《浮生六记》和一本1987年版的已经被翻烂的新华字典。
在记者面前,余秀华思路清晰,内心敏感,面对提问对答如流,不惧任何场合,有幽默感。
多家出版商打来电话,要给余秀华出版诗集,余秀华只答应了两家——湖南文艺出版社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1月23日,余秀华的两本诗集开始在当当和亚马逊上预售了。这两本诗集分别是湖南文艺出版社的《摇摇晃晃的人间》,以及广西师大出版社的《月光落在左手上》,两家出版社打的是“即将上市”的宣传语。这个速度,也真是蛮拼的——编辑连夜看稿,设计师连夜设计,印刷厂连夜赶工,环环相扣,无缝对接。
湖南文艺出版社声称:余秀华第一本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即将问世。首印上万册,哪怕亏本也要出”。
对于诗集,出版社一般都很谨慎,印量基本就是3000册,更多的甚至是1000册。对此,湖南文艺负责余秀华诗集的副社长陈新文说: “余秀华现在火成这样,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我们的初衷很简单,就是遇见真正有品质的、从心里面流出来的、我们想出的诗歌。另外,我们就是想帮帮余秀华,她实在不容易。”
湖南文艺出版社给余秀华开出了10%的版税。10%的版税,已经算是名家待遇(普遍是8%)。按这本书28元的定价算,印一万册,余秀华可以得到2.8万元的版税收入。
凭着余秀华的诗才和被关注的火热度,《摇摇晃晃的人间》和《月光落在左手上》都得以热销,后者更是加印四次,销售量突破10万册,成为20年来中国销量最高的诗集。
版税和稿费给余秀华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从此她不再是穷诗人,不再为如何养活自己发愁!
2015年初,拍摄过多部记录长片,并受到国内外广泛认可的导演范俭,受优酷网委托,带着满满的诚意和对诗歌的热爱来到余秀华家,拍摄了记录短片《一个女诗人的意外走红》后,他与他的小团队,开始了对余秀华的长期跟拍,范导决定为余秀华拍摄一部纪录长片。
2015年1月28日,余秀华当选湖北省钟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从2015年3月15日到3月30日,余秀华历经“家-杭州-上海-北京-深圳-北京-家”的行程,穿过大半个中国见读者。
3月20日下午,余秀华“摇摇晃晃”地晃到著名的北大。在未名湖畔,配合凤凰网文化《春天读诗》第二季纪录片的拍摄,余秀华一身标志性的红色装扮,笑容灿烂,言辞凶猛。初春时节,湖水墨绿,桃花粉红,博雅塔青灰,把一个“红点儿”衬得耀眼。
在北大举行诗歌分享会,现场座无虚席。余秀华分享会现场妙语连珠,台下气氛热烈。
民谣歌手钟立风赶赴分享会现场,带来了他以余秀华的诗句为词创作的新曲《我爱你》,并首度公开演唱此曲。
随后的日子,余秀华获誉无数。
“励志典范”熊庆华
在湖北省仙桃市通海口镇永长河村,有这么一个农民,28年坚持在家画画,他几乎是村里唯一的“留守青年”。他几次外出打工,没几天就耷拉着脑袋回来了。他是村里人人皆知的“不务正业”的“懒汉”、“废物”、“神经病”,是村民教育子女的一个反面典型。但就是这个让全村人瞧不起的“异类”,“没名堂”的“蠢材”,“只会画画的怪人”,竟然在2010年突然火了,被网友誉为“中国毕加索”、“中国梵高”,他的一幅画可以卖7万元。这个画痴,姓熊,叫庆华。
熊庆华的成才之路走得异常艰辛,他孤独的奋斗史,心酸的追梦史完全可以拍成一部励志电影。比起西单女孩,他身上的励志元素更丰富。
熊庆华,1976年出生于湖北仙桃农村,6岁时便喜欢上画画。中学是熊庆华的绘画天分被美术老师发现,老师说从未遇到过画得这么出色的学生,将来一定会成为“伟大的画家”,从此熊庆华对绘画更加痴迷了。上初三时,他执意退学,决定以绘画为生。
在此后的20多年里,他在村里打过零工,也到南方打过工,后来又回乡在小镇上做过送奶工。在他心中,没有什么比画画更重要。因此他被乡邻称为“只会画画的怪人”和“画疯子”。
父母对这个独子彻底失望了。为了买颜料纸张,熊庆华没少和家里闹矛盾,缺钱了,他就去河里摸些鱼虾换钱,或者出去做几天建筑小工。
1997年,20岁的熊庆华遇到了一个心仪的姑娘,两人交往了一段时间,便去仙桃城区逛街,熊庆华花48元给自己心爱的姑娘买了一件衣服,花50元给自己买了一部《世界艺术史》。几个月后,姑娘及姑娘的父母都同意订婚。熊庆华全家欢天喜地地筹备订婚酒席,父亲去镇上买了几十桌宴席的食材。可就在订婚前一天,姑娘偷偷跑去了武汉,再也不见其踪影。熊庆华这才醒悟,人家姑娘不想将自己的终身托付给自己这个不务正业的男人。这件事,让熊庆华成了村里人的笑柄。
画画可以忘记耻辱,拿起画笔,世界如此绚丽多彩。既然留不住爱情,就将爱好进行到底。家里不忙的时候,熊庆华把自己关在房里,用心地画呀画……
成家生子后,家里经济越来越拮据,妻子远赴深圳打工,而熊庆华
无法忍受打工生活,依然留守家中画画,照顾孩子。村里人说他“自私”、“有毛病”、“疯了”……
2010年,熊庆华34岁了,他还没有卖出一幅画。这年春节期间,有位在外做设计师的同学回乡探亲,并登门看望熊庆华。这位同学被画痴熊庆华的原生态画作所震撼。于是用相机拍下熊庆华的画作,回城后写了一个帖子《我的农民画家兄弟》,发到了凯迪网艺术社区,同时附上了熊庆华的多幅画作照片。
很快,该贴被频频转发,并引来数十万网友围观。崇拜者和艺术机构,纷纷不远千里找上熊庆华的家门。一位女买家以1000元一幅的价格,买走了熊庆华的五幅作品。当晚,夫妻俩一宿难眠。
2011年4月,熊庆华采纳“粉丝”的建议,借钱买了台配置很低的电脑,陆续把自己的画作,传发到艺术品交易网上。没多久,又有买家远道而来,一下子买走了他的7幅油画,每幅3000元。
此后,熊庆华与北京一家画廊签约,成为该画廊的画师,年薪不低于30万。这时候众多媒体开始报道他的感人事迹。
熊庆华终于熬出头了,她的妻子再也不必出去打工了,人们从同情她变得羡慕她。对他们夫妻俩而言,终于苦尽甘来了。
成名后,不善言辞的熊庆华,谢绝了去一些高校开讲座的邀请,也不愿呆在首都北京,他还是选择呆在老家村子里画画。他觉得农村才是他的根,是他创作的灵感之源。他翻新了住房和画室(其建筑风格与周围的民宅完全不同,白色的栅栏围着一栋精致的欧式风格建筑,尖尖的角,朱红色的屋檐,绿色的屋顶,还有喷泉,雕塑……简直就是鹤立鸡群),还给妻子买了一辆轿车。
2015年1月3日,熊庆华在北京798艺术区晨画廊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此时,他的粉丝多达100多万,许多人从全国各地赶来观看他的画展。著名媒体人郭宇宽博士评论说:“在那个男人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就会被视作不正常的村子里,熊庆华就像黄山峭壁上石头缝里歪歪扭扭生长出来的一棵参天松树。他的画像梵高的画一样有视觉冲击力,让人看了很心酸,但又充满希望。
2016年7月,作家陈敏创作的《不羁的土豆——熊庆华的非常生长》一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同月,北京798晨画廊给熊庆华举办了第二次画展。所展出的熊庆华画展,一周便被抢购一空,销售额130万元。
2017年3月26日,熊庆华在北京举办了第三次个人画展。如今,他的画单幅卖到六七万。
2010年之前,熊庆华随心所欲地画。从2010年开始,他要求自己一个月创作4幅。他的目标是一生画2000幅油画。
熊庆华,这个农家画痴,前半生在身边的嘲笑中画了20多年,后半生将在一片赞誉声中快乐地画画;前半生,在简陋的画室中画画;后半生,在自己设计的有喷泉、雕塑的“城堡”里无比惬意地画画……
“励志典范”范雨素
在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皮村,有一个来自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打伙村的只有初中文化、已经44岁的家政女工,空闲时,坚持写作。2017年4月24日,她在界面新闻旗下的自媒体“正午故事”发表了一篇万字自传长文《我是范雨素》,在不到24小时便刷爆朋友圈,突破10W+。随后,在这个家政女工租住的皮村,突然涌进了超过50家媒体和近30家出版社,一家出版社还拎着20万元订金,找这位家政女工签出版合同。这位家政女工便是范雨素。
范雨素, 1973年出生于湖北襄阳一穷苦农民家庭,从小酷爱读书,热爱文学。12岁之前叫范菊人;12岁那年,读了当年国内最流行的言情小说《烟雨濛濛》后,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范雨素”。12岁那年暑假,独自到海南岛浪荡了三个月。从海南回到家,父亲、长兄和族兄,都要将她赶出家门。后来在二哥的帮助下,在襄阳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教书。
1993年,做了8年民办教师的范雨素不能忍受乡下坐井观天的枯燥日子,她“想去看看更大的世界”。于是她辞去教职,到首都北京打工。
在北京,范雨素过得并不顺利,挣的钱只能让自己饿不死。她做过饭馆服务员,她说自己“手笨”,别人只要半小时干完的活,她花三个小时也干不完。有一天,她端着一叠盘子,摔了一跤,把盘子全摔碎了。
1995年,在北京打拼了两年的范雨素,觉得自己太笨太渺小了,便草草地把自己嫁给了一个在北京做小生意的东北人。婚后五年多,她生了两个女儿。
后来,丈夫的生意越做越差,心情郁闷的丈夫每天酗酒打范雨素。范雨素实在受不了长期家暴,便带着两个女儿回到襄阳娘家,母亲对她说“别怕!”,但长兄“像躲瘟疫一样,让她赶紧走”。
这个时候,范雨素才明白,自己是没家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母亲爱着她和她两个苦命的女儿。
孩子的父亲并没有到襄阳找她们母女仨。后来听人说孩子父亲去了俄罗斯。
在娘家生活了一段时间,单身妈妈范雨素带着两个女儿再次来到北京,做了育儿嫂(也叫保姆、家政女工),每周只能休一天。懂事的大女儿在东五环外的皮村一间仅8平米的出租屋里照顾小女儿。
初到皮村,范雨素陆陆续续搬了好几个住处,最后以300元每月的价格租了一户四合院里的8平米单间。
每晚哄雇主的女儿入睡,而自己的两个女儿却像两只孤独的小鸟呆在鸟窝里,作为母亲的范雨素,有太多的不得已,有太多的心酸,经常潸然泪下。,
空闲时,范雨素不是看报,就是写自己的苦难人生,写她认识的一些人的前世今生。她在文章写道:抛弃孩子的女人都是捧着滴血的心在活。
范雨素的大女儿爱看小说,范雨素陆陆续续去潘家园、众多旧货市场和废品收购站,买了一千多斤书。这样的母亲,不亚于千古良母——孟母。
两个女儿虽然没有父亲,但都健康快乐地生长在京郊。有母亲的爱,有书的陪伴,她们觉得人世间很美好。
穷人的孩子、没爸的孩子早自立,自强不息。大女儿在妹妹不需要照顾后,便开始打工,边打工边学习。2017年,20岁的大女儿已经成为年薪9万的白领一枚。
如今,小女儿在河北衡水一家私立学校上初中。范雨素的月薪也越来越高。这个没有男人的北漂家庭,日子越过越好。
2017年4月24日,范雨素的万字自传长文《我是范雨素》在界面新闻旗下的微信公众号“正午故事”上发表后,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该文章就引来了10万+的点击,并在微信朋友圈里被广泛转发。
随后,范雨素租住的皮村突然涌来了超过50家媒体的记者和近30家出版社的抢签人员,其中有一家出版社负责人拎着20万元订金,找范雨素签出版合同。谈到自己的成名,范雨素说:“我在今年4月偶遇了一场沙尘暴,莫名其妙地成了网红。”
成名后的范雨素,拒绝了很多采访,也不愿出席一些活动,并发微信希望各媒体记者不要骚扰家人。
2017年5月的一天,一家网络媒体带着湖北脑瘫诗人余秀华造访皮村。组织方希望范雨素能现身跟余秀华做一场对话,然而,范雨素不愿露面。
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签订了长篇小说的出版合同后,范雨素辞掉了育儿嫂的工作,抓紧完成书稿。
我深信,未来的日子,范雨素还会创作出令我们感动,并带给我们希望的文章和小说。
作者语:田子君、余秀华、熊庆华和范雨素,是楚人精神的最佳传承者,是新时代湖北精神的代言人。他们的作品或事迹,将在荆楚大地乃至整个中华大地上代代相传。
【作者简介】励志熊,一个上完初二便辍学回家务农并开始文学创作的农家子,一个20多年坚持文学创作的湖北人,一个创作了500多首歌词、出版过一部歌词集的养生师,一个在武汉5次与人合开养生店而没有成功的创业失败者,一个在北京工作并坚持发奋创作歌词、小说、励志文和随笔的创作狂,一个发誓要在简书上发布1000万字以上原创作品、计划出版十部著作的正能量写手,一个期盼能与哪位音乐才子或才女精诚合作、共创乐坛传奇的追梦人。
湖北这四个70年后青年,堪称“当代中国励志典范”
网友评论
看到您给我点赞或者留言之后,我裤子都忘记往上提,赶紧以无数个人奔跑成一个人的速度,穿过大半个中国来顶您!所谓的顶您,当然是“点赞+好评”了!
在我心中,一直住着几十位励志典型!
先生之情,此生不忘!
楚人热爱文艺,自强不息!
谢谢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