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诗经》的这一年国学与传统文化读书
《诗经·陈风·墓门》:荆棘不铲终为患,恶鸟不除林幽暗

《诗经·陈风·墓门》:荆棘不铲终为患,恶鸟不除林幽暗

作者: 古诗文切片 | 来源:发表于2019-06-23 22:09 被阅读26次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这首诗,历来被认为是批评陈国动乱的制造者陈佗。陈佗是陈文公的次子,又被称为“五父”。陈佗的兄长是陈桓公。

陈桓公昏聩贪婪,不肯跟邻国搞好关系,所以总是被邻国教训,赔礼道歉不迭,导致陈国的影响力直线下降。成语“怙恶不悛”(坚持做恶不肯悔改)就是用来形容他的。

这个时候有实力、有野心的陈佗就开始不安分了。陈桓公病重之后,陈佗干脆直接把桓公的太子直接给杀了;等桓公一死,陈佗成功篡位。只不过,国君的宝座还没捂热,他就被陈桓公的次子陈厉公(公子跃)联合蔡国消灭了。

第一节,“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墓门有棵酸枣树,拎起斧头砍掉它。他也不是好东西,这个国家谁都知道。知道了他也不肯改,从来都是这样啊。

出自细井徇·《诗经名物图解》

第二节,“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墓门有棵梅子树,猫头鹰在上面停下。他也不是好东西,唱首歌儿来讽刺他。我的告诫他不停,倒霉之后才想到我的话。

出自细井徇·《诗经名物图解》

墓门,一说陈国的城门,一说墓道的门。棘,酸枣树。斯,析、劈开、砍掉。夫,这个人,指陈陀。知而不已,尽管他的恶行大家都知道,可他却依然不改。谁昔,往昔,从前;这里指陈佗干坏事儿由来已久。然,这样。梅,梅树。鸮(xiāo),猫头鹰。萃,集,这里指栖息在树上。讯,借作“谇”(suì),斥责、告诫。顾,管、在意。颠倒,跌倒,这里指遇到国家动乱或者个人走霉运。

出自细井徇·《诗经名物图解》

从史料中可以看到,陈佗这个人其实是很有政治眼光的。陈桓公鼠目寸光,在对外战略上,不肯听从他的建议,吃了不少亏。遇到了问题,还会让他去参加国际会议,协商处理烂摊子。或许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才逐步萌生了篡位的心思。

《毛诗序》为陈佗开脱,认为是讽刺陈佗没有好老师,才让他走上了弯路。可谁都知道,陈佗走上那一步,可不是哪一个老师能够教唆出来的,也不一定能用缺乏好老师的管教来解释。

这首诗,短小精悍,顿挫有力,以告诫的口吻,对讽刺的对象予以斥责。虽然以常见的植物动物的方式起兴,但却含有隐喻,将批评的对象比喻为需要铲除的荆棘、落在在树上的恶鸟,批评之中,又隐隐透露出了对陈国可能到来的动乱的烦忧。

诗经专题第141篇,总第141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陈风·墓门》:荆棘不铲终为患,恶鸟不除林幽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px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