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生活我们爱成长青春
行走阿拉善:大风过后的小土丘

行走阿拉善:大风过后的小土丘

作者: 王梦凡 | 来源:发表于2018-10-18 11:35 被阅读23次
阵阵风过,留下了长了头发的小土丘

无论你愿不愿意,在阿拉善这片广袤的沙土上,总会看到这一片一片的小沙丘。每个沙丘顶上总是长着些绿色的植被,或多或少,远远望去,像极了顶上的头发。

我不知这片土地很久以前是什么样子,既然"阿拉善"的本意是五彩斑斓的地方,想来也不会差。

我大概能想到这片土地不久以前的样子,一片已经被沙化,亦或逐渐被沙化的地方,金黄的沙子很美丽但绝不可爱。

我应该可以预想这片土地未来的样子,在一代代环保觉醒者的努力下,终会重新变成五彩斑斓的地方,这阳光下的小土丘就是最现实的证明。

尽管,我没有详细探究小土丘的成因,但可以看到的是,每一个土丘之上,都有相对茂密的植被,或高或矮;也可以判断,每一个植被下面,都有深深的根。也正是这小小的植被和深深的根,才顶住了一次次风吹,才守住了一寸寸土地,才形成了一片片绿绿的小土丘。

想来,拔一颗土丘上的小草或者小苗,便可以看看其根系,验证自己的推测;但,站在这片土丘上,别说拔一棵草,就是摘一片叶子都是罪过。让它们静静的活着,比弄清真相更加重要。

想来,越野车在这沙丘直接穿梭摇摆的感觉一定很爽,但看着这些顽强生长的植被,虽不茂盛却很执着,下脚都是一种罪过,更何况轮子的碾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片阳光下如此静谧的土丘,也不是表面上的安宁。

一路前行,总会时不时看到一群群骆驼,或者毛驴穿梭在土丘之间、行走在荒凉之地,或抬头看天,或低头吃草,或驻足远望。

每一个土丘之下,总有或大或小的洞穴,又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社会。传说中的响尾蛇不知是地域的原因,还是季节的原因,一直没有碰到,当然我也不愿意碰到。

这一个个洞穴,大多是沙鼠留下的。在这个小社会里,在没有蛇出没的地方,沙鼠基本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这种总是不期而遇的小东西,一点儿都不可爱,更讨厌的是他还要吃掉可爱的小沙虎。

可爱的小沙虎,大抵是寻觅一些小爬虫,或者是更小的东西来维系生存。在这样的地方,生存成了一生的挑战,也便成就了挑战的一生。

与动物比起来,小土丘上的植被则要简单的多。它们中的主体或者说是主流,大多是人工一点点种下的。

如蚂蚁森林,在一片片干涸的土地上,整整齐齐的种下一棵棵、一排排、一片片小树苗。尽管其中的一些,会在不同的时候死去,但总有一些还会顽强的生存着。更重要的是,比环境更顽强的是人们治沙防沙的决心。这一片片小小的树苗,终会成为改变环境的先驱。

如这课梭梭树,我不知道他长了多少年,我只是虔诚的趴在地方,努力想把它不足半米的身躯,拍出伟岸的感觉。

在与它相对的某一刻,我突然想让自己缩小到沙虎大小,以那样的视觉,又该如何面对这片土地,如何看待这棵巨树。

也许,会如哲人一般,在下面想出惊世骇俗的问题;或者如诗人一般,写出波澜壮阔的诗篇;更大的可能,还是如现在一般,来来往往却视而不见。

与自然相比,这里的人与万物都是渺小的,苍穹之下、只有苍茫,而苍茫之下,还有苍生。这一个个、一片片连绵不断的小土丘,自然便成了苍生改变苍茫最好的见证。

相关文章

  • 行走阿拉善:大风过后的小土丘

    无论你愿不愿意,在阿拉善这片广袤的沙土上,总会看到这一片一片的小沙丘。每个沙丘顶上总是长着些绿色的植被,或多或少,...

  • 2021国庆阿拉善之旅

    行走阿拉善

  • 大风过后

    梦,是我每天晚上必做的一个功课。虽然这个功课看起来简单,但是我却能从中体会到道理,这是不容易的。 昨天晚上也不例外...

  • 大风过后

  • 大风过后

    从考场出来,毛衣上的热度还没褪去,大风就刮了起来。先是卷起了地上枯黄的叶子,后来就开始势不可挡,不留情面地拍打...

  • 大风过后

    额头

  • 大风过后

    用心地写过几篇通讯稿以后,虽然没有一篇被完整采用,但是还是得到了一些认可,也建立了一些信心了。我想,还是要继续写下...

  • 大风过后

    大风过后 满地是香樟树的落叶 穿黄背心的马路天使 推着垃圾车 举起粗长的扫帚 机械地打扫着春天的残骸 枝头愈发绿得...

  • 大风过后

    早晨才六点多,一阵挺大的风雨,噼噼啪啪的砸下来。 我出门拿晾在外面的衣服,看着风夹着雨,杂乱无章的乱钻。 我们到菜...

  • 大风过后

    大风过后,天蓝云白,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空气中还是有些许凉意。早樱在狂风暴雨凋零,窗外的樱花已经开到荼蘼。邻居家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走阿拉善:大风过后的小土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mj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