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随记(32)
这阵子,北京对新冠感染者的筛查相当严。起初要求每人的核酸检测三天连做,隔上一两天再来一个三连做;最近好像连隔也不隔了,直接听通知。
以前上公交不扫码,这段时间不仅上公交要扫码,连乘出租也要扫;到哪里都要看24小时内的核酸检测结果。
通知还说,缺检一次就会出现“弹窗”,检查比对没问题后,系统才自动更新。开始不知道弹窗是啥意思,直到亲自经历过一次后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爱人体质过敏,没打疫苗,想着反正也不怎么出门,就没按要求每天去做核酸。受其影响,我有一天也没做,第二天再做核酸时,已经不能扫码了。
维持核酸检测秩序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你这是弹窗了,赶快向社区汇报!”
我一听也觉得事态严重,赶快去找社区寻求解决的办法;不然,进不了商店,上不了公交,哪也去不成,那可就麻烦大了。
社区管理人员告诉一个专门为弹窗人员准备的检测点,叫马上过去检测;说没问题的话,明天应该就可以自动恢复了。
该检测点设在一个偏僻宽旷的郊区公园内,我和爱人一起,步行了好远的路,排了老长的队,用了大半天的时间,才完成了这次特殊的核酸检测。中午去的,回到家已经天黑了,把爱人累得腿疼,深有感触地说:“下次再不敢偷懒了!”
第二天一早,果真可以扫码了,说明没什么问题,已经恢复。
“弹窗”这个词儿,按照网上的解释,是指打开网页、软件、手机APP等的时候自动弹出的窗口,主要流行的弹出方式是快速进入网页游戏的快捷途径。
这显然与用在疫情防控中的弹窗的意思完全不同。我的感受是:所谓的弹窗就是扫码功能的消失。
眼下的公共场所,没有24小时内的核酸检测结果,已寸步难行;看得出,这次对抗疫的重视程度,比以往要高得多。
小区建了一个住户微信群,我们现在已经习惯每天睡前或早起看群里的通知,按要求及时就近做核酸检测;这样虽有点麻烦,但为了大家的共同安全,个人作点舍弃还是值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