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评和书目、影评与剧目
爱是修炼和奔赴:读《无条件养育》3

爱是修炼和奔赴:读《无条件养育》3

作者: 小苹果树 | 来源:发表于2023-04-05 08:55 被阅读0次

《无条件养育》的理论依据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认为人的本质是可以信赖的,是可以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如果外界能提供一个协作的环境,并给人充分的自我表现自由,那么人的本质将会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上成长。所以说,信任孩子的深处是信任自己。真正的成熟是孩子对父母的超越,将父母的优秀品质保存在自己的性格之中。

有位心理咨询师认为,不能将爱简单分为有条件和无条件两种情况,生活中存在着大片的灰色区域,称之为生疏的爱,虽然看上去像有条件的爱。比如中国式的父亲言行举止模式缺乏自我认知,也不会表达爱,容易培养出讨好型人格更多。当然也有少数不爱孩子的父母,单纯要求孩子满足他们的要求,那是真正有条件的关系,当然不能称之为“爱”。他们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重要地位,遇到事情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和方便。我觉得,只要有爱就养不坏孩子。

因为社会生活、文化传统等等方面的原因,我们虽然都渴望一种以及无条件的爱,但是我们大都是在有条件的爱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我赞同弗洛姆的观点,爱不是一种感受,而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是建立在认知、意愿和努力的过程和基础上的一种能力。有爱的父母不仅仅要学习这种能力,更要和孩子一起学习。

夫子云,“己欲立先立人”。人的成长就是一种理解自我,共情自我的过程,从而真正活在每一个当下。在爱自己和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人也学会了爱他人。这两个过程或许是同时进行,彼此促进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有爱的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学习爱,是爱的双向奔赴。

修炼无条件的爱,成熟的爱,需要时间、耐心,还有金钱,所以是艰难的过程,也是成长的必由之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是修炼和奔赴:读《无条件养育》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se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