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68字,15个标点)
今天(2018年10月15日)上的是陶弘景的《与谢中书书》,上完课的感觉不是很舒服。为什么呢?或许因为预设目标实现的程度不够。因为这一节课我是主备人,所以深入思考了一些问题。不过,还是没有理清到底讲课的重点落到何处。我在学案上转载了一些资料,有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关于山水之美的名言,还有张潮《幽梦影》中关于一年四季山的美丽的名句“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入睡。”学生的理解还是不很到位,没有投入到风景之中,人物的内心之中和生命之中,当然读得就也不够投入。
我上课的重点是落实在了赏析,落实在了读的上面。在第一个环节是初读、解释。第二个环节是,通过问题“本文的关键句是哪一句,写作的层次是什么?写景的层次是什么?”来梳理层次,发现关键句。并且进一步思考,为什么陶弘景笔下的景物有一种奇丽之美,为什么要使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写法来自于内容和主旨,根本之点还在于立足点。)这个环节的推进,要结合作为道家思想家的陶弘景是怎样的。可惜在上课之前所补充的材料还是有些不够,或许是因为我在上课时没有追究主旨到根本之处。学生对于美的理解当然也只是自己的一些经验,失之肤浅在所难免。
美是什么?是人主体力量的显现。魏晋南北朝的时代思潮是人的觉醒,比如世说新语中就有对于生命和美的自觉追求。
可惜,2019届学生读的是苏教版的修订版,没有学到《与朱元思书》,这篇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山水小品。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这一篇《与朱元思书》追求一种美的形式。而“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则在世俗功名的追求还是闲适自由的选择之中,人的主体追求开始觉醒,人的主体力量开始唤起。
原作的题目是“答谢中书书”,教材却改成了“与谢中书书”。一字之差,却抽掉了情境。被称为“山中宰相”的陶弘景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他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这一篇“答谢中书书”,可以想见,谢中书修书希望陶弘景出山,当然会大谈世俗之荣华富贵,而自求独善的陶弘景以这一封写山中美景的小札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
科学可以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耳目之娱,可以粉饰人生。而艺术可以超越人生,解救生命之苦痛。菜根谭说,“道在鸢飞鱼跃之中”。艺术扩大了人类蒙蔽的眼睛,揭开了隐藏在庸俗烦扰世界背后的静谧和谐之美,消解了人生的贪欲,弥补了生命的伤痕,走向了灵魂的超越与崇高(赵新强老师语)。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这样说,“如果再做一次比较,战国秦汉的艺术,表现的是人对世界的铺陈和征服,魏晋六朝的艺术,突出的是人的风神和思辨,盛唐是人的意气和功业……与大而化之的唐诗相对应的是纤细柔媚的花间体和北宋词。晚唐李商隐、温庭筠的诗正是过渡的开始。胡应麟说,‘盛唐句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唐句如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晚唐句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皆形容劲舞,妙绝千古,而盛、中、晚界限崭……’”
就是在如此瑰丽伟大的自然面前,陶弘景们“获得生命的伟大感、美妙感、永恒感、力量感、价值感、神秘感和幸福感”,他们发现了美,感受到的力量、震撼和痴迷……
阅读到怎样的程度为止?面对懵懂无知的初中生,我认为,还是坚持要用原典,用一次次的朗读,一次次与本文、与生命的对话来唤醒和提升心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