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不去拷贝人生

作者: 谷意 | 来源:发表于2020-10-21 09:30 被阅读0次

    女儿老是改不了磨磨蹭蹭的毛病,有时我都收拾好了等她上学,她还在鼓捣些上学前的事。我急性子,等不耐烦了,就经常先到楼下等她。等候时间,没其它事做,我只好带本书坐花坛边上看。有次,楼下邻居经过,突然回头对我说,你真是小区的楷模,应当让小区所有的人向你学习!

    我吓了一跳,不是因为受到邻居的夸奖,而是她说我是楷模,反让我感觉自己突然消失不见了。她是看我爱看书,认为我是积极向上爱学习的人?还是看我每天接送孩子做饭辛勤的保姆形象?还是认为我与邻居和善相处是个好人?当普遍抽象的概念抽离掉我日常所有具体的指象,“实际是”我反而被“看来是”我所取代了,这是我一直保持警惕的事。

    我并不认同邻居给我的帽子,因为我并不喜欢做家务,更不喜欢关在厨房里做饭,可在生活没有给你其它选择时,你只能去承担,哪怕你心里一百个不愿意,那么我的行为就是非真心的责任行动,在康德界定是否道德的标准条件上,我只是“符合责任”非“出于责任”,就不是真正的道德。至于看书,是我个人爱好及长期保持的习惯,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在人生困惑面前,我就特别相信黑格尔所说的,现实中无法解决的困惑,就到哲学里去寻找答案。因此,不论从那个方面讲,我只是为自己可以心安理得地活着而已,如标签上楷模,我反而找不到生活的根基了。

    歌德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有句耐人寻味的话,“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为什么会哭?挪威哲学家希尔贝克解释是因为人在精神成长过程中,时常会在特定时刻发现基础动摇了,“发现在意识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内部张力:一方面是我们自己认为自己所是的,另一方面是我们实际所是的。天真状态被打破了,否定性力量发挥了它的功效”。

    参照古代划分,女儿已是”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而我“五十而知天命”。我想,也许是前世的修行,才换来今世恰好一个生命旺盛向上一个生命衰老拐点的一段奇妙旅途,才发现需要太多的知识去跨越鸿沟、需要太多的智慧去解决人生遇到的种种问题,但再多的问题,有个问题都要经经常去思考:不要让原创的出生,走到终点时却是拷贝!这也是我经常教育女儿的话。(写于茶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不去拷贝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ds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