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用心琳听生活散文集】将记录日出日落的当下,所思所见所感。不能说是日记,却也是絮絮叨叨的每一天。不讲求写作技巧,文风套路,只想写下一些心情。我们的心情,不就在天气,阳光,雨落,雪飘,对话,行走,思考之间吗?可能没有什么营养,更谈不上练笔,只能算是情感宣泄的一种方式吧。
2019/02/22雪后转晴 少寒
早上起来,雪花像舞动的精灵,急急忙忙地奔向大地。一颗一颗,一粒一粒,密密麻麻。 它们扑向车窗。我急急地用车的雨刷驱赶它们,同它们告别。于是它们改变了飞舞的方向,直直地落下。原本是以45度的角度,飞舞空中。这些心急的雪花,迫不及待地占领大地,树枝,车窗,行人的身上,地面已经铺上一层浅浅的雪花。
今天约了A小姐,一起去西区看公寓。没想到遇上风雪交加的天气。
认识A小姐一晃也有两年。她年轻,知性,人善良美丽,有很好的家教。虽然见面次数不多,甜美的笑容和谦和的礼貌,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属于相交心生善美的类型。
当你在一个行业做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会有两种特性。
第一,是否质优客人,短时间很快可以判断出来。
第二,遇到心不善的客人,已经不愿意交往。
所谓心不善,就是不懂得尊重和感恩。加拿大每一个行业都是一种专业,只有分工的不同。修屋顶的师傅,并不比大学教授低等。见过不少带着自视高贵的客人,根本不懂尊重人,不把别人的时间和付出当一回事,这样的客人,我已经避之不及。不懂得感恩就是,认为别人的善意都是应该,别人的付出都不值一文。这样的客人,我拱手让人。
也许有点矫情了,但是真的挑选客人。
当下的温哥华,选择购买公寓的客人比例增加。主要原因有几个:
第一,海外热钱无法涌入。
由于中国限制外汇输出,再加上本地政府对海外买家征收20%额外的买家税,让海外买家的购买成本上升,失去了购买的兴趣。所以目前的市场基本是本地的刚性需求的买家在出手。本地的独立屋和联排别墅价位较高,不可负担性大,所以很多本地人选择购买公寓。
第二,本地买家的构成所致。
目前出手买房的很多本地买家,年轻人居多。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居住在公寓里,这是一种生活方式。不用剪草,不用铲雪,不用操心与房屋有关的一切维修事物,省心省力,更好的地方是,很多公寓都有免费的公共设施可以使用,比如健身房,会所,游泳池。这些都是居住在公寓的优点,吸引着动手能力弱的新一代。
又或者是退休的长者买家。他们年纪趋大,不愿动手修缮保养独立屋,希望居住在公寓里,一来不用爬楼梯,二来没有额外需要动手的地方,适合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公寓一般都位于交通生活特别方便的地方,还省去了开车的麻烦,还可以感受都市的热闹。
第三,持用成本的上升。
本地政府自2018年11月新设立了一个投机税后,外国人在本地买房,如果自己想居住,必须每年缴纳额外的2%的投机税。这无疑增加了外国人的持有成本。感兴趣购买温哥华本地房产的外国人,趋向于购买总价比较低的公寓,而不是独立屋或联排屋。
A小姐大学毕业刚工作三年,原来是到温哥华留学的,后来通过工作经验申请移民成功,现在早已是本地人。购买公寓的目的是为了自住。她在列治文工作,但是希望买在温哥华的甘比走廊沿线,因为通地铁,自住方便不说,日后也会好租好卖。
我们之前看了几处地方,她心中已有喜欢的区域,今天继续寻找心仪的单位。
每一处房子都各有特色,有的价位不错,但没有车位;有的各方面都好,就是临街很吵;有的户型又好,价格也适宜,但是是木质结构的房子;最后看到一处各个方面都很理想的房子,但价格又标得很高。我试探性地问对方,请问价格好谈吗?对方风轻云淡地飘来一句话,你试试吧。我赶紧看了看卖家在四年前买来的楼花预售价,55万,现在标价115万,政府估价92万,感觉到了卖家的心理价位不好谈。
所以说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我走在飘雪的路上,地上有浅浅的雪,快步走,噼啪溅起一些雪水。雪花占领我的帽子,占领我鲜红的羽绒外套,开始像芝麻,后来变成了芝麻汤圆大小,亲吻我的鼻头,沾湿我的眼镜,一团团,一簇簇,有点凌乱,毫无章法。
雪下得越来越急,越来越密。雪花包围了树木,本来错落的树枝,笼罩了一层白霜。高大的松柏树,仿佛沧桑的游子,鬓角染上白霜。
我开着车,车窗上的雨刮强有力地左右摇摆,像极了摇头对恶劣的天气在说,“不不不,不不不。”
刮风下雨,天晴有风,我都在路上。
一路风景独好,即使辛苦,苦中有乐。专注生活中美好的当下,忘记世人眼中的劳苦,这就是幸福的真谛吧。
遥知湖上一樽酒, 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 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 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 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态与人殊, 惟有东风旧相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