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冥冥中的缘分
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位老师说,在她的成长经历中,对她影响和帮助最大的一本书就是《少有人走的路》。
我跟老公聊天,是不是也买一本读读,他哈哈大笑,他竟然有一本,而且被尘封在书架上一年多了,我拿下来读了几页,感觉确实不错,后来因为急着读别的书,这本书又被搁置在书架上。
当我再次捧起这本书的时候,竟然是一年半之后的这几天,因为最近新冠病毒肆虐,大家都被迫带在家里。
通过这件事,我突然感觉到人生是一个多么微妙的历程,如果注定你和生命中的某个人或者物必然发生链接,该来的总会来,不过是早一天,迟一天的事。
如果与生命中的事物注定无缘,那最终的结局必然是失之交臂。
我越来越体会到了这种冥冥中的缘分,并且顿悟,我们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以及自己的性格喜好等也在默默地堆砌出这种“缘分”。
2
这本书首先肯定了人生苦难重重。我们要正视生命中的苦难。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然而,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通过自律,在面对问题时,我们才会变得坚定不移,并能从痛苦中获取智慧。我们要求自己和孩子自律,其实就是在培养双方如何忍受痛苦,获得成长。
自律的四个原则:
一、 推迟满足感
比如有人特别喜欢吃蛋糕上的奶油,而且会在见到奶油蛋糕的第一时间内,吃掉上面的奶油,留下自己并不那么喜欢的蛋糕;或者有人工作时,总是先做那些容易的事情,把棘手的问题放到最后,造成自己的拖延。
如果我们能多一点耐心,在工作和生活中坚定“先苦后甜”的原则,事情肯定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是有多少人败给了人性中的弱点啊!
二、承担责任
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会说:“这是我的问题,要由我来解决!”
而逃避问题的人会这样自我安慰:“问题的出现不是我的错,而是别人的缘故,或是我无法控制的社会因素造成的,应该由别人活着社会替我解决,这绝不是我的问题。”
酗酒成性的军官会说:“在冲绳,我们晚上无事可做,实在太无聊了,除了喝酒,还能做什么呢?”
咨询师问他:“你喜欢读书吗?”
“是啊!当然啊,我喜欢读书。”他说。
“既然如此,你晚上的时间用来读书不是更好吗?”
“营房里太吵闹,我可没心思读书。”
“为什么不去图书馆?”
“图书馆太远了。”
“难道图书馆比酒吧还远吗?”
“唉!说实话”吧,其实我也不怎么喜欢读书。我原本就不是个爱读书的人。”
咨询师换了个换题,继续问道:“你喜欢钓鱼吗?”
“当然啊,我太喜欢钓鱼了。”
“那么,你为什么不用钓鱼来代替喝酒呢?”
“我白天得工作啊。”
“难道晚上就不能钓鱼了吗?”
“当然不能啊。冲绳晚上就没有地方去钓鱼。”
“好像不是吧,据我所知,这里有好几家夜钓俱乐部,我介绍你加入其中一家,你觉得怎么样呢?”
“嗯……怎么说呢,其实我也不是那么喜欢钓鱼。”
……
下面还是类似的对话,这位军官总是在固执己见地认为许久不是他个人的问题。他明显是在逃避责任。
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几乎所有在某一方面的失败者都会为自己找到N个理由来开脱,却从不想想这样用合适的方法去打败自己的惰性,解决问题。
3
三、忠于事实
我们越是了解事实,处理问题就越是得心应手。
在这一部分,作者还提到了一个特别好玩的现象——移情:过时的地图。这种现象就是抱着残缺的地图不放,与现实世界处处脱节。
例子:30多岁的电脑技术员,他的妻子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他,他心胸狭隘,疏远妻子、甚至忘记孩子的生日,他曾经被学校开除,痛恨老师,与上司关系紧张,经常被解雇。
其实他的根源是父母在童年时对他漠不关心,使他的心里充满了阴影,他认为父母是不可信任的人。这种想法进一步移情为不相信任何人。
这种一直心里印记着童年地图的人,并没有在自己成年后,去修正已经变化了的地图。其实也就是随着环境的变化,仍然带着原来对父母的仇恨,又转移到了别人身上,这种不尊重事实、不与时俱进的态度是他致命的伤。
追求事实而不是假象,并承受这一过程带来的的痛苦,才能让心灵获得成长,心智走向成熟。
四、保持平衡
作者举了自身的一个例子:九岁的他,刚学会自行车,他家附近有个陡坡,并且下坡处有个急转弯。他骑着车飞快地向坡下冲去,非常享受那种风驰电掣的感觉,但是这种感觉只持续了几秒钟,他就从车上摔了出去,四仰八叉地躺在树丛里,车子也摔坏了,这就是失去平衡的后果。
而且我记住了一句很经典的话:失去平衡比放弃更为痛苦。
太多的人不想经受放弃的痛苦,小到放弃速度、放弃发怒,大到放弃固有的人格、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甚至整个人生理念。但是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在人生旅途上不断迈进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放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