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每个人都有执念。有执念的人取得成功几率会不会高点?我不想说,只想在现实中去观察。
辅仁路五里亭小区,又叫二号小区。一位年纪七十左右、进行蔬菜零卖的大爷一直坚守在此,已有大半年。虽然他只拿三四样自己家种植的蔬菜在这里售卖,但令我想不到的是,他的周围总会有两三个老年人在购买。有的虽买一两种,且极其少量,大爷不喜也不闹,照样客客气气地称重,照样开开心心地收钱。未到上午九点,大爷准能收摊回家。
大爷提供的这两三样菜是什么呢?秋天是落汤青(大仙菜)、茄子、丝瓜和南瓜,有时还提供少量在干旱天里偶尔下雨抢种下来的小白菜;冬天也就是上海青(油冬菜)、白萝卜等。
那么,他卖菜有什么秘诀吗?一是地点选得好。早上,凡是辅仁路辅仁新村(三号小区)和圣罗村的老年居民想到李渔路和星辰路交叉口的青松菜市场购买菜蔬,必然要经过二号小区。既然大家乡里乡亲,互相认识,那些老年顾客也就不必化时间和力气再穿过马路(李渔路)去菜市场采购了。二是各种蔬菜新新鲜鲜。茎叶菜属于“净菜”范畴,基本上不带黄叶。瓜类菜块子小,估计越小越嫩吧,比较适合老年妇女的口味。茄子身体是尾部略带月亮弯的,太直有可能是大棚种植的。三是量足。大爷称重时,秤杆总翘得高高的。别看这一小动作,最能俘获老年顾客的心。做生意,只有量质齐举,才能长长久久。我估计老年朋友买菜回家后,也一定会去检验的。检验过程中,斤两无误,自然就成大爷的“粉丝”了,到处宣传,向他购买的人也就越来越多。这不,连我都要走近大爷去看个究竟。另外,就是价格公道。反正是自家种的,到落末(最后),能便宜就便宜点。原来卖两元的,卖一元五角,一元伍角的,卖一元。生意准能成。
这位老大爷,除过年前后一周外,无论刮风下雨,三百五十多个日子,天天坚持,还真不容易。虽然每天赚到的钱不多,但坚持下来,毛收入一万到一万两千元还是有的。这不,他穿的衣服也越来越干净,越来越高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