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龙八部》第四十三回中,一位神秘老僧对偷学少林武功的高手们说的一段话,令人回味,读到此处,放下书本,即刻检讨自身。
自己日常的言语是否有尖牙利嘴之逞,撰写文字中是否有连讽带刺之行,与人交往中是否有咄咄逼人之态,若是有必须加以改正。
此话摘抄如下:
那老僧见众僧上来,全不理会,继续说道:“但如练的是本派上乘武功,例如拈花指、多罗叶指、般若掌之类,每日不以慈悲佛法调和化解,则戾气深入脏腑,愈陷愈深,比之任何外毒都要厉害百倍。”
那老僧续道:“本寺七十二项绝技,每一项功夫都能伤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厉狠辣,大干天和,是以每一项绝技,均须有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化解。
在现实中,有相应的技能或于他人不同之处,更需要有德行相配,就如“厚德载物”一般。
保持中庸,才可丰收。
如果恃才放旷,借长处而游戏与他人,玩火玩刀,锋芒毕露,看似快意恩仇,但终归会使戾气增加,由内而外自发形成恶习,成为日常行为,自己却不知道,但可能早已为别人所厌。
老僧的这段话,真如在沸水中浇入冷水,温度正好。
凡事需要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德才兼备,劳逸结合,矛盾相助,才是正理。
就如为他人好,你是火炭一样的热情,但也要考虑他人是否能够承受得住这种温度。
很多时候,就只是突出了自身的锋芒和优越,却不能用教养和素质,来适当地进行调和,便很容易走向了偏激。
偏激所造成的结果,一般并不是开始要想的结果,所以有时候不得不说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后悔话来。
现实中,出头的鸟,出头的椽子,还有那早起的虫子,说来也都是有些本事的,因为它们毕竟在某一处,在某一时是排在第一位的。
但就是因为没有相应的保护和自我掂量好份量,没有一种调和,而被枪打,被雨淋,被早起的鸟儿吃。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应该更符合国人的性格,这两句话,正合老僧话语中隐藏的禅机。
接着说:
那老僧摇头道:“老衲不敢要老施主认错悔过。只是老施主之伤,乃因练少林派武功而起,欲觅化解之道,便须从佛法中去寻。”
这话虽是书中老僧所讲,但也只是为金庸先生所代言而已,从这里可看出,这也是金先生在现实社会中的一种处事态度吧。
《天龙八部》马上就要读完了,力争在热热闹闹之中,悟出一些门道来,也算对得起这将近200万字。
外面有光里面有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