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有轮回,生命何尝不是一场轮回。
1.医
人到七十古来稀,正是父亲的年纪。与父就医,被偌大的设备拍来照去,看他搓手坐在医生面前的样子,像极了苦等考试成绩却心里没底的孩子。我在他身后轻拍他不在雄伟的肩膀,一句“没事的,我在呢”反倒让自己恍惚起来。
小时总怕看医生,心里有种莫名的紧张,于是哭哭闹闹,各种不配合。父亲会把我牢牢的按在椅子上,亦是那句“没事的,我在呢。”
2.读
小时识字有限,却总喜欢看大人的书,读不下来就缠着母亲念给我听,家中能找到的带文字的所有东西,几乎都被念过许多遍。后来老师讲读书,要把一本书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那时哪懂得这是关于领悟书中知识的一番道理,只知道家中有限的几本破书,在母亲经常翻动的书的右下角一寸处,生生被手指磨薄了。便觉得自己不需要经过从薄到厚的过程,在物理上就已经达到了从厚到薄的境界,为此还沾沾自喜过。
而今偶有些琐碎文字被小小的传播,每次回家邀功似的给母亲看,母亲浑浊的眼睛却已看不清那些细小的方块字了。于是坐在她身边,慢慢的读给她听,读着读着鼻子就酸了。
3.书
年轻时看《三国》,总觉刘备没出息,没权没钱没地位,顶着个“中山靖王之后”的噱头四处招摇,逢仗必输,被撵得惶惶如丧家之犬,青梅煮酒被曹操吓得筷子也拿不稳,最难受的还总是哭哭啼啼,丢尽了男子汉大丈夫的脸面。
时至中年,才觉那种固执是多么难能可贵。他没老孙家父辈打下的江东,没有老袁家四世三公的积累,更没老曹家的家族兄弟、权谋武功。但细细算来,他是真正凭一己之力白手起家的,两个出生入死的兄弟是结义来的,诸葛亮是三顾茅庐请来的,荆州是借来的,47岁时还在刘表那寄人篱下的过活,喝个酒还掐着大腿的赘肉哭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就这样跌跌撞撞到60岁,终于三分天下而称帝。
人人都觉得自己该是孙权,偏偏被生活迫得连刘备也不如。
4.情
缘分是个扯不断理还乱的东西。
年轻时一样瞧不上的,除了刘备当属张无忌。
凡事皆可问心无愧,偏偏感情上不能。
屠狮大会上,张无忌找周芷若,张无忌说“咱们只须问心无愧,旁人言语,理他作甚?”
周芷若那句“倘若我问心有愧呢?”像一把刀子,多年以后每次想来,还是觉得那么心疼。
哪有那么多问心无愧,放不下,才该是这人间的滋味啊。
不是谁都可以成为灭绝师太,我们更多的,只是那个问心有愧的周芷若罢了。
5、田
在农村里,大人劝孩子好好读书时说得最多的话便是“不好好念书,将来就回家种田。”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向土地讨生活,也成了某个时代里勉励自己发奋学习的不二信条。
后来我辗转于各城市之间,换着各式不好不坏的工作,感觉自己还是在种着一块又一块不同的田:有的如种树,要日积月累,长期耕耘;有的如种菜,快种快收,勤能补拙;更多的如种庄稼,一年干到头,傻傻呼呼的回头一望,貌似收成不错,至少饿不死,于是便再来一年。工作时要了解行业信息,领会上级思想,便像种田要根据节令一般,不能瞎干,该施肥的时候不能去除草;搞一个新项目,像极了开出一块荒地;对结果的复盘和反思,就是在铲除多余的杂草,留下播种时的精华;闲时多学习,提升自己,工作时便会得心应手些。同样种地前多松松土,种出的庄稼亦会更加喜人。
Beyond《农民》这首歌里写到“每个人头上一片天,每个人心中一块田”,看来我们传承了几千年的农耕情怀,无论披上多么华丽的外衣,还是深植在我们的血脉里。
都是种田人,乡下如是,城里亦如是。
我们在人间跌跌撞撞,兜兜转转,是奋斗还是挣扎?是坚持还是执念?是为了祭奠一场逝去青春的壮烈,还是怀念某次撕碎梦想的吻别?
原来,生死有轮回,生命也是一场轮回。
2021.10.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