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十二因缘(上)

作者: 白痴老猫 | 来源:发表于2018-11-21 21:15 被阅读8次

讲到六道轮回,就绕不开十二因缘。从“无明”到“老死”十二个环节,三世两重的因果,使人流转于生死轮回大海,而不能得以出离。

十二因缘是与六道轮回相匹配、相呼应、相支持的一个佛学概念、佛学理论。然而我们在讲这个六道轮回时,貌似已否定了转世的生死轮回说,而将其理解成为此生此世的心理心态心境的转换。如此,六道轮回与十二因缘还能再匹配、呼应吗?能!

佛学是心学,是解心明心修心的学问。我们还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这十二因缘,理解这个从"无明"到"老死"三世两重的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1.无明:无明是与生俱有的,所以称为「无始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根本。(这里引用的是源自于一家叫"佛学在线"的网站对十二因缘的解释,后面标黑部分的十一个缘也是一样。)

无明是与生俱有的、又是一切烦恼的根本。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什么东东是生来就有的?自然就是人的本能。

人之初生,其大脑并非白纸一张,他能哭会叫,知道找吃食,这是大脑中人之本能使然。不用教不必学,与生具来。这是物竞天演的结果,个体和人类生存的需要。

这个本能(无明),不仅人类有,动物也有,所有的有情世界都有。

无明又是一切烦恼的根本。人的本能,是物竞天演的结果,这个为个体和人类生存而服务的本能,怎么就成了烦恼之源了呢?

2.行:是造作、行为的意思。

无明缘行。行是什么,行是行动,是造作、是行为。人之初,大脑所具有的本能,指使着神经系统向外传递神经冲动,使人有所行为动作。于是就有哭啊叫啊伸伸胳膊抬抬腿,撅着小嘴找吃食。吃到母乳就开心,吃个进口奶粉都会吐出来不要喝,嘴还叼得很。

山羊也一样,不用教,放在山上,饿了自己会去找食吃。还不会吃错草,拣有营养的吃,而不会去咬食有毒的草。因为山羊也有本能(无明)。

3.识:通指个人精神统一的总体,在这里特别指投胎的业识而言,是依过去惑业的动力,招感异熟报体的阿赖耶识遇缘投胎,以完成现实的生命体。

这个就有点看不懂了,我们不管上面的说词,就顺道"行"的思路往下理解。婴儿饿了,本能会促使其找吃的,但他也不是什么都吃,本能会让他有所识别。

羊也会识别。识别什么?或者说为什么会识别、能识别?因为名色。

4.名色:名色是五蕴的异名。名,是受、想、行、识的精神;色,是肉体的物质,二者都是构成有情的要素。

名色的色是指物质世界,这里名应该是命名、区分的意思。

物质世界是千变万化的,是各不相同的,在佛学里称之为空,四大皆空。所谓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经》)。

但在佛学,物质世界也是相互联系,相对静止的。所以对于物质世界,我们的"受、想、行、识"这个心理系统还是能区别、归纳、分类、认名这个物质世界的。

识缘名色,人类识别的结果是名色——区别、归纳这个变化无常的物质世界。

5.六入: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胎内形体完备之相。

六入: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可以理解为人类所有的感觉器官。入顾名思意就是进入、入内。结合缘起六入的因是名色。六入我们就可以如此理解:外界对个体的人所做的作用,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进入我们的体内。

这个"名色",这个可以区别、归纳这个变化无常的物质世界,通过"六入",最终映射到我们的大脑,在我们的大脑中形成意识态的"物质世界"。这里还要通过"触"与"受"两缘。

6.触:指出胎后,六根与外境接触,而产生的一般认识作用,也就是根、境、识三者和合,而起的单纯知觉作用。

看解释的最后一句:而起的单纯知觉作用。六入缘触,人的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各类的刺激,声音的气味的冷热轻重甜酸辣的,最终都要汇聚到一个地方,转化为一种信号,而不是各自为政。这就是触:把六入接受的刺激转化为统一的神经冲动。

触,应该是对分开的"六入",在大脑中的一个整合统一的过程。

7.受:即领受,是领受外境而感受苦乐等感觉的精神作用。

触缘受,传入大脑的神经冲动在大脑中形成了响的、好听的、香的、臭的冷热轻重、甜酸辣的各种的感觉,并留下深浅不等的记忆。

是"名色"在大脑中的映射。

至此,十二因缘完成了从过去因到现在果的第一重因果。从大脑中的无明,在物质世界转一圈,最后又回到大脑。两世一重的因缘。

至此,无明还没有引出烦恼。如果至此结束,那么无明并不会成为烦恼的根源。本能还是本能,那条巴甫洛夫的狗,纵使形成了条件反射,还是一条狗,还是凭本能行事,还是无烦无恼。

但是人类不同,人类有了智慧,有了"爱"。于是就有了"爱"到"老死"的又一重轮回,于是烦恼生人成,业力缠身。

相关文章

  • 10、十二因缘(上)

    讲到六道轮回,就绕不开十二因缘。从“无明”到“老死”十二个环节,三世两重的因果,使人流转于生死轮回大海,而不能得以...

  • 十二因缘

    1、原文: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

  • 十二因缘

    在《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中,普光正见如来对颠倒女人宣说了十二因缘:" (1)无明:就是不明,乃一切烦恼的...

  •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 [shí èr yīn yuán] 缘起(梵文、巴利文:Nidāna)也称十二缘起支(梵文:pratīt...

  • 十二因缘

    (存在中存在的因 )(向内细解真谛。) 缘痴无明有行 缘行有识 缘识有名色 缘名色有六入 缘六入有触 缘触有受 缘...

  • 十二因缘

    据长阿含卷十大缘方便经载,缘痴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

  • 十二因缘

    最近学佛传篇了,好像生活中的很多烦恼还是烦恼,忧伤还是忧伤,悲痛还是悲痛,但是我发现我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

  • 十二因缘学习心得——演悟

    《十二因缘学习心得》 ……演悟 十二因缘义甚深, 揭此奥秘唯世尊。 还灭能断轮回苦, 顺之则入流转门。 十二因缘,...

  • 心地观经消文直讲042这就是个圈套:十二因缘之环

    上来说到“十二因缘之环”。朱居士插嘴说,没听说这个环,不太懂。十二因缘,是佛教固有的名相,但是这个“十二因缘之环”...

  • 佛学常识2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佛教的基本道理,初学佛者要学习佛法,首先就得认识三宝、 四圣谛及十二因缘。根据经典的记载,佛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0、十二因缘(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fh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