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有那么多的诗人、词人,但让你第一个想到的,大概率会是李白吧,从小我们就接触他的诗,这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的一生也渐渐被大家知晓,从此不仅喜欢着他的诗,也爱上了他这个人,一直被称为“李杜“的两个人,除了李白就是杜甫了,相传这两个人一见如故,之后携手同游,再到后面两个人给彼此写了很多诗,很多也流传下来成为了经典,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两个诗人,看看他们各自的人生和两人的友谊。
李白“诗仙“的称号大家都很熟悉吧,为什么会得来这样一个美称呢,不仅是因为他的诗,还因为他的人,年轻时浩浩荡荡,也捯饬的干干净净,如果说李白的哪首诗让你觉得他能够获得这个称呼,很多人表示,不用说具体的诗,他写的每一个字都在展现着他的才华,挥霍着他的魅力,随便哪一首,抽出其中的一句就足够了,细细品他的诗,甚至会感到诧异,怎样会有人有这样的文字天赋,只有他这样的文笔才可以将自然的美感展现的淋漓尽致。
很多人应该会有这样的感受,看到一个事物,或自然或人文,想通过自己的文字将它描绘出来,但当怎么写都写不出那些事物给眼睛带来的震撼时,我们就会感慨李白的厉害之处了,文字是伟大的,同时也是苍白无力的,这样一个神奇的东西,笔在不同人的手中,展现出来的就是不一样的景观,但下一次,当我们叹息文字的无力时,不如去看一看李白的诗,品一品他的文字会带来的感叹。
洒脱、狂放是李白给很多人留下的印象,在他的诗中,他的狂是善用夸张和比喻的狂,是头脑风暴的无限想象,写忧愁时,他巧妙的利用以柔克刚的方式,写思念时,他展现出来的是内心丰富的世界,写时间流逝时,他又豪放不羁,不管是哪一类的诗,他都可以用自己独特而有力的方式展现出来。
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态度,很大一部分与他的出身有关,李白的家是以商人出身,年轻时的他可以说是挥金如土了,但这样的出身并不是他这样性格的助手,真正造成他性格的反而是他想逃离这样的命运,他想要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状态,他的挥金是用在维系关系上,天才的头脑也是他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一大助攻,就这样他一步步的走进仕途,得到很多有势力贵族的喜爱,甚至连当时的皇帝也对他深感敬佩,但转头一想,这样性格的人会被困在仕途中吗,答案显然是不会,他的性格孤傲,脾气也不好,于是后来直接出去游山玩水去了。
古时的富二代,年少便成名,深藏功与名,这就是我们心中的李白,而他的好兄弟杜甫又是怎样呢,一个诗仙一个诗圣,两个人的人生截然不同,导致两个人的性格也天壤地别,一个乐观豁达,一个悲观随意,他的诗多被这样形容,让人看了瞬间想流泪,就这一点足以说明杜甫的诗足够好,因为展现出杜甫的真实情感。
这样的杜甫,早年间也是狂放不羁的,后半生就一直处在忧国忧民中了,但也感谢这后半生的历练和经历,我们可以得到他记录下来的当时真实的现实生活以及著名事件,现在很多历史学家都会研究杜甫的一生,因为他的出身也太特别了,朝代由盛转衰,在这样一个平凡人身上也展现的淋漓尽致,他拿起笔将这普通的生活描绘的不再普通,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财富。
杜甫的成就和作品一直都是毋庸置疑的好,但在他的那个年代他却没有那么有名气,当时国家动荡不安,安史之乱时期更是极度混乱,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人们没有心思去看诗,赏诗,只顾得逃命生存,所以杜甫的名气一直都不是很大,现在我们看来,杜甫的诗其实更抽象一点,甚至会有点看不透,看不懂,这也就需要我们要了解了他的背景,并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才可以读懂看懂。
痛苦的一生却留下了最美的山水,杜甫的一生充满不公平和苦难,他在世时也从未受过极大的尊崇和赞扬,直到去世后,他才完成了自己的华丽逆袭,他写的诗很全能,各种体裁都很擅长,除了上学时期学过的他的名诗词,还有很多很值得品鉴的诗词,他忧国忧民的道德形象深深的印到我们的脑海中,之后也因为诗歌各个领域的兼容并蓄得到自己诗圣的美称,笔是杜甫的武器和朋友,因为写诗反映时事,因为写诗享受人生。
很多人还记得几年前BBC纪录片对杜甫的一生进行了详细介绍,在中国,他家喻户晓,但走向国外,其实了解和认识杜甫的人并不多,而BBC通过这种形式并且请来英国的演员翻译杜甫的诗,这一举动一时间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从此,在西方人的心目中,杜甫的形象伟大起来,就像我们心目中的莎士比亚同等地位。
他是小人物,却用写作表达出自己的境遇和百姓的困苦,随着历史的发展,他的诗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他和家人因为战乱不得不到处逃亡和漂泊,自己的病情也毫不掩饰的写进诗中,也就是这样的困苦成就了他,成为他创作的来源以及上升的突破点。
两个人都是伟大的诗人,给我们带来了非常丰富有益的精神财富,李白的诗轻快飘逸,更容易让人看懂,知道他在说什么,想表达什么,千人千面,每个人读出来都是不一样的味道,凭一己之力也可以理解,杜甫的诗更加抽象派,但同时意味深长,给历史研究带来极大的影响,不比较两人的成就,我们看到的是两个人不一样的才华和实力,客观分析,认真看诗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