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一种财富,可以说阅读使人终身受益。实际读书过程中有一些问题时有发生,比如买了很多书,可惜很多都没有读?就是有幸读过也掌握不了多少?作为学生总感觉学习教材都比较吃力,只有刻苦才能通过考试?面对无限丰富的知识感到力不从心,恨不能博闻强识?怎样摆脱这样的尴尬,让读书变得轻松、有效、实用,又利于记忆呢?有一种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它就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不仅仅能帮助我们在快速阅读中提高理解记忆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对其它学习工作效率也有非常大的作用,可以说是高效学习工作的助推器。
有些人没有听说过思维导图笔记,但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形象的、具体的、直观的事物要比抽象的语言容易记得多。就像生活中看影视剧的人数远远高于读同名书籍的人数。美国图论学者哈里有一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说的就是这种道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也是这个意思。
思维导图由世界脑力之父东尼.博赞先生发明,被称为大脑的瑞士军刀、大脑全景地图、心智图等,它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从而实现思维的可视化,提纲挈领地帮助我们获得信息。同时思维导图能够激发我们的右脑潜能,因为我们在创作导图的过程中要使用颜色、形状和想象力。博赞说:“传统的记笔记方法是使用了大脑的一小部分,因为它主要使用的是逻辑和直线型的模式。”所以,图像的使用加深了我们的记忆,因为使用者可以把关键字和颜色、图案联系起来,这样就使用了我们的视觉感官。绘制思维导图时,我们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的知识点上。不需要浪费时间在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上,节省了宝贵的阅读时间。再者思维导图具有极大的可伸缩性,它顺应了我们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可以使我们的主观意图自然地在图上表达出来,同时它能够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通过我们的视觉感官,借助图像加深我们的记忆。通过联想与创意,将各种零散的智慧、资源等融会贯通成为一个系统。
作为教师其专业成长离不开阅读,以最基本的“课程标准”为例,其中学段目标是每位教师应熟记于心的,经年累月我们总在重复线性笔记记录,时间长了,发现又忘了。用思维导图把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各板块分别梳理,横向看表达,纵向看联系,清晰而醒目。
思维导图让读书更高效 思维导图让读书更高效作为过来人,我们都知道背诵是学生们普遍比较头疼的任务,一方面比较枯燥,另一方面完成起来比较困难,往往花费很长时间,背得效果却不好,达不到完整、流利背诵的要求。然而,背诵又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几乎每一课都有要求背诵的段落、句子,还常常出现在各种考试中。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的记忆困难与儿童的记忆方法有关——低龄儿童往往采取机械记忆的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死记硬背”。这种方法不仅耗费时间、精力,记忆效果还不好,尤其时间一长,很容易遗忘。我们可以教孩子用画思维导图的方式辅助记忆,将原本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的情景,记忆效果自然不一样。
思维导图让读书更高效 思维导图让读书更高效总之,梳理思路整理资料,理清知识脉络,用大脑易于接受的图画方式表达出来,将获得和掌握大量信息,开发并优化大脑处理数据的功能,让我们享受阅读、分析和沉思的乐趣。想想我们的知识变成一张网,从而加速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久而久之锻炼的是学习者发散思考能力,让学习者思考更灵活、想出更多方法、看问题更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真正体味到“条条大路能罗马”的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