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玩过“画里乡村”——宏村,游赏过“来过就不曾离开”的乌镇,去过“北平遥、南凤凰”的沈从文故乡——凤凰古城,游览过“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安昌古镇。
见证了游人如织、浓郁的商业气息,内心不免失望,心中那份最美的幻想,降至谷底。只得安慰自己,去一个地方,不过是换一种环境,换一种心境而已,切莫心生期待。然而,此次唐模之行,却收获了一份意外的宁静。
唐模古镇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徽州文明古村。位于黄山脚下,始建于唐,盛于明清,被誉为唐朝模范村,因此得名。
唐模于我心中,左不过是那一帧相片。20年前室友去唐模拍得一些照片,洗印出来,大家纷纷欣赏。如今只记得一张,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两根长长的青石板横于上,两岸溪坢上,石络纵生,苍翠欲滴。经典的徽派建筑立于两岸,灰墙黛瓦,马头墙高耸。
周日下午,和友人一起,购得门票自西而入。一片草场,枯黄中泛些青意 。草场的尽头,一片甘蔗林,说笑要去偷一根尝尝。冷不丁,身后的村民说:“不用偷,十元一根。”景区里的甘蔗,居然比祁门大街上卖的还便宜,惊呆了。
邂逅唐模沿着草场,走一小段路,一方池塘,一池荷叶,荷尽已无擎雨盖。荷叶枯黄消瘦,颔首低眉,美人迟暮,仅有少许绿叶立于阴雨中。最是爱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恰如此时,雨打残荷枫叶纷飞,想着来年小荷才露尖尖角,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自是极好的。
前行在雨水洇湿的青石板小路上,进得商业街,买了一个烧饼,皮薄酥脆,浓香四溢,吃得直掉渣。也许因为是下雨,下午游人甚少,安静得很,商铺里的售货员也都埋首于手机。
入得尚义堂,肃穆庄重,给人感觉柱子林立,圆木柱、方形石柱约摸几十根。端坐于中央的雕花八仙桌旁,想着台上戏曲的咿咿呀呀,我等凡夫俗子也可以在官祠里听戏,无须“穿靴戴顶尚义堂”。
中间一座是继善堂,“摇摇摆摆继善堂”,乃经商人家祠堂,规模宏大,气势恢宏。门楼三层,金字塔形,上小下大,翘角飞檐,重重叠叠。内植有桂树,青青翠翠。
最东边一座是“草鞋麻履骏惠堂”,是普通老百姓的祠堂,粗而简朴。内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农具,揉茶机、石磨、犁、耙、风车、谷箩等儿时常见的应有尽有,瞬间也觉得骏惠堂亲切起来,记忆的闸门也就此打开,也说了许多儿时做农活的趣事。
檀干溪穿村而过,全村夹岸而居,均是徽派建筑,粉墙已泛黄、甚至变黑,这是经年岁月痕迹的积淀,多数墙角长有青苔。精美的木雕窗格,门楼上生动有趣的石雕,马头墙高耸,向外延展,气势十足。偶有人家的墙上挂着一两个葫芦,三四朵白色的葫芦花儿,淡雅地开放在初冬的雨日。遗憾的是,溪水潺潺却不清澈,浑浊不堪,不知是下雨,还是其他原因。
一座座青石板桥,卧于溪上,简朴实用。高阳桥鹤立鸡群,乃一座廊桥,现改于茶室。三五好友,齐聚一堂,推窗听涛,品茗赏景,岂不美哉。
邂逅唐模按指示牌右拐,寻得千年银杏。主干已中空,枝干虬曲苍劲,黑黑地缠满了岁月的皱纹,然而依旧枝繁叶茂。满树黄叶,满地黄叶,周边的屋顶也满是黄叶。飒飒间,几百只鸟雀乌泱泱地从树间飞起,绕树一圈,又黑压压地落下,飞起,落下,只听得鸟声鸟鸣,见得鸟身鸟影。如是起伏几次,才歇下。
不知不觉间,水街逛完了,田里的萝卜菜绿莹莹,根部水红色的萝卜已是显山露水。上中学的时候,学校附近的林子里,村民们种的萝卜,深受我们学生的青睐,拔上一两个,削根去叶,洗净泥,就是最美味的餐后水果。
东行至小西湖,景色宜人。外湖畔一树丹枫马上看,枫叶红霞举,妖艳似胭脂染,雨水洗涤后,分外妖娆。树并不高大,枝叶低垂,有一两根几近地面,枫叶千枝复万枝。频频按下快门,只想多角度留下魅影。
雨停了,林间小道,静谧幽深,松鼠已然在树上活蹦乱跳。湖心亭已是在眼前,近处白堤上的一棵枫树,半红半黄,水中倒影亦是色彩浓烈,清波漾漾,树影绰绰。
邂逅唐模入得檀干园,一层层叠叠石上写着一个“孝”字,这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百善孝为先嘛。过得白堤,便是园内的中心“小瀛洲”——镜亭,亭外留有石砌平台,亭内四壁皆大理石,上嵌历代名家书法长刻石。
出檀干园,继续东行,乃同胞翰林石坊,为纪念清康熙钦点许承宣、许承家兄弟俩同入翰林而建。牌坊工丽典雅,雕刻精美,周边古树参天,群鸟啁啾。
原路返回,水街长廊的红灯笼,已点亮,幽幽红光,融在暮色四合下。长廊上的紫色三角梅,也变得柔美起来。走得乏了,美人靠上,小坐一番,听听水流,近看眼前人家,炊烟袅袅。
草场旁,溪的另一边一群白鹅排着队儿,在头鹅的带领下,“鹅鹅鹅”地唱着牧归曲。一小桥畔,鹅们突然站立不动,等我们过了小桥,鹅队才继续前行。是我们长得像坏人,还是鹅太绅士。
雨日,邂逅唐模,不疾不徐,诗意宁静。
邂逅唐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