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哲思想法
《解读中国经济》之一:李约瑟之谜

《解读中国经济》之一:李约瑟之谜

作者: 顾雨霏 | 来源:发表于2021-01-27 22:50 被阅读0次

中国在前现代社会文明鼎盛

首屈一指的经济规模。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论述的第一个理论经济发展规律,劳动分工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分工越细,生产力水平就会越高。但是分工的规模又取决于市场的规模大小,市场规模越大,分工就可以越细。欧洲在古罗马帝国时期是大一统的帝国,在进入封建社会后分解为各个城邦,市场规模急剧缩小,分工和生产力下降,所以在古罗马帝国以后欧洲的人均收入水平下降。中国在古代绝大多数年代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市场规模也要远大于欧洲。中国的经济规模不断上升,而欧洲的经济水平逐渐下降,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当时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

领先的技术水平。17、18世纪以前中国的技术处于全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有四样技术让欧洲走出黑暗时代。分别的火药、指南针、纸张和印刷术。火药打破了欧洲封建贵族城堡,打通了全国统一的市场。指南针让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新大陆。新大陆的发现给欧洲带来了大量的财富,还带来了许多新的作物品种,让欧洲的人口得以迅速膨胀起来。纸张和印刷术使得知识的积累和传播不断加快。

活跃的市场经济。私有制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而土地的私有是私有制中最重要的一环。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推行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而在欧洲,土地属于封建贵族。中国在当时不仅要素市场极为活跃,商品市场更是如此。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期货市场和投机行为。“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级则反贱,贵下级则反贵”,范蠡在那时就谙知商品的贵贱由供给和需求决定这一经济规律。当时中国的文明不仅在经济基础、科学技术上领先于西方,而且在制度层面也走在世界前列。

李约瑟提出了“李约瑟之谜”,包括两个部分:

1、为什么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非常发达?

2、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中国又成为技术落后的国家,没有继续维持原来的领先?

现有的理论解释

文化决定论。这种观点认为,因为中国的儒家文化强调社会和谐,强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所以比较保守。强调儒家文化消极作用的人指出中国的儒家文化不讲科学、不讲先进,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人都表现比较保守。中国的文化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如果这种观点成立的话,又不能解释一千多年前中国强盛和领先世界的原因。因此这个理论并没有揭示中国在现代落后的原因。

国家竞争假说和专利保护说。 持这个理论的人认为欧洲之所以强盛是因为欧洲分成很多小国,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着竞争,为了让国家强盛,各个国家就会努力去提倡科学技术。而中国是大一统的国家,缺乏这种竞争,因而不会有进步。这个理论成立的话,也不能解释中国在过去的一千多里是一个既统一又非常强盛的国家。也有人认为欧洲出现工业革命是因为欧洲有专利制度,这个假说也无法解释,在工业革命的早期,信息收集和执行保护的成本很高,专利保护的效率很低。

高水平均衡陷阱假说。“高水平均衡”指的是剩余的积累太少,换句话说就是人口太多,劳动力的价格太低。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中国在当时社会经济状况下,对新技术的需求不足导致了中国的技术进步停滞。认为在前现代社会中国拥有先进的现代制度,包含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等,由此导致较快的技术发明和传播。但是由于中国人受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人口迅速增长,导致经济中的剩余越来越少,买不起机械设备,导致心机械设备需求不足,因此就不会鼓励发明新技术。该假说的不足之处在于,人均土地面积下降不意味着剩余下降,技术的提升本身就有利于剩余提升。而且新技术成本下降的速度有可能比劳动力成本下降得更快。此外,从历史数据看,人均耕地的变化与技术变迁的趋势并不一致。

解释李约瑟之谜的新理论

对李约瑟之谜,林毅夫提出了新的解释,认为要回答此问题,必须先了解“工业革命”究竟是什么?传统的方法将其定义为“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纺织工业的机械化以及钢铁的大量生产和使用”。但这只是我们看到的工业革命的表象,而不是其最本质的特征。技术变迁的速度加快才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特征。他认为,发明的机制是尝试错误,而正是因为西方国家孕育出这种机制,从而扭转了局面。

中国在前现代社会具有优势的原因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因为良好的自然条件造成耕地的生产力一直高于西方,人的生存成本较低,人口繁衍也比较迅速。相反,欧洲气候条件不适宜高产农作物的生长,土地承载人口的能力比较低,所以在历史上人口一直远少于中国。在前现代社会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靠经验式来进行技术发明,这种情况下人多就是一种优势,人多进行“尝试错误”的数量就多,技术发明的概率就更大。

8-12世纪中国技术发展加速的原因

这个时期,中国适逢外敌入侵西北,国内人口迁移往南,来到了土壤更肥沃、气候更良好的南方。优越的环境条件提高了人们的生产力,也促进了更多新技术的发展。

现代中国技术落后于欧洲的原因

工业革命最重要的特征是技术变迁的速度加快。技术变迁的速度能够不断加快,是因为经验的重要性已为实验所取代。18世纪以后,工业革命出现了,其原因是欧洲从经验性的技术发明逐渐转向实验性的技术发明,尝试错误的频率大大提升,更多的新技术也由此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人口的数量就变得不再重要了。如果有意去支持实验,即使人口很少也可以通过密集的实验来增加发明技术的可能性。中国人多的优势消失。更重要的是,当技术发明遇到瓶颈时,西方国家在基础科学上加大投资(物质条件创造了投资的条件:发现新大陆带来的黄金等物质财富),不断增加对自然界的理解,从而不断实现新的技术突破。也就是说,科学知识的进步,促进了技术发明的进步,导致工业革命的出现。这一切之所以成为可能,前提是15、16世纪的时候出现了科学革命。要了解中国没有出现工业革命的原因,关键在于了解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科学革命。

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革命

林毅夫认为,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而使用数学知识、进行可控制实验的技能是后天习得的。在中国,科举制度的存在,使得相当多有好奇心的人对数学及实验的学习却很少。当时,欧洲实行贵族继承制,而中国实行科举制度提拔人才,当时做官的投资回报率较高,经济学的十大原理之一: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任何有聪明才智的人都会被科举的物质汇报所吸引,他们忙于学习四书五经,缺乏系统的科学学习,从而难以形成科学体系。在大一统情况下,人们不必造反就能成为统治阶级,有能力的人能通过正当途径进入官僚体系,因此社会相对稳定,而统治者也通过科举必考的四书五经进行价值灌输。可以说,社会有统一的价值体系,实现了政府的低成本统治,进而实现中国古代的长期大一统,实现中华文明长期的繁荣鼎盛。然而,类似数学的科目,却因无法在此方面发挥作用而被取消。在欧洲借助于科学实验的方式加速进行技术创新、经济发展一日千里的同时,中国却在科举考试和传统的教育制度之下不能形成自主的科学与工业革命,只能固守这旧有的技术与生产力水平在原地踏步。其实中国早在13世纪就基本上已经具备了18世纪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时的经济、科技和工业条件。这就是中国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并没有迈入工业革命的原因。

总结

工业革命产生的前提是以数学和可控制实验为主要特征的科学革命的发生和普及,中国由于科举制度所产生的激励机制妨碍了中国人对数学和可控制实验这种后天能力的学习,使得科学革命无法在中国产生,所以中国没有发生工业革命。

注解:前现代社会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前的社会

相关文章

  • 《解读中国经济》之一:李约瑟之谜

    《解读中国经济》的作者林毅夫,一位传奇人物,有人评价他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谓无双国士”!他抱着一颗爱国之心冒...

  • 拉开距离的,是试错效率

    一 继续读《解读中国经济》。 20世纪70年代,“李约瑟之谜”被提出:为什么中国在18世纪之前很强,但却错失了工业...

  • 西方的兴起

    “李约瑟之谜”:李约瑟难题,由英国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提出,他在其编著的...

  • 读《解读中国经济》— 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 1、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的成就 (1)首屈一指的经济规模 (2)领先的技术水平 (3)活跃的...

  • 维京说32 读书笔记:解读中国经济

    收获要点: 李约瑟之谜:科技的发展是由实际需要刺激而产生,东西方时代的环境导致李约瑟之谜。 理论的使用:深刻理解理...

  • 2021-06-14

    《解读中国经济》感想之一 经过认真通读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大作《解读中国经济》前四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渊源、战...

  • 市场机制发展漫谈——四百年来的东西方沉浮

    一、李约瑟之谜 英国的著名学者李约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前现代社会中国的科技特别发达,到了现代社会中国又变成了技...

  • 工匠精神离我们有多远?

    李约瑟之谜是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在1930年提出的,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

  • 关于李约瑟之谜的解法

    李约瑟是英国生物化学家,他专门研究过中国古代科技史,编著了15卷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对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非...

  • 李约瑟之谜底是什么?

    李约瑟将他毕生精力用于编辑阐述中国杰出科学技术成就的系列丛书《中国科学技术史》,这套丛书专注于古代中国的科学和工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读中国经济》之一:李约瑟之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in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