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早上,田野还在半梦半醒半眯着眼睛,寒气还仍然在纵情狂欢,没有要准备撤离的意思,大多数农家人都还沉迷在春节或冬的氛围,我家大哥就迫不及待地披着晨曦,带上希望,前往菜园地里忙碌——整土,挖沟、深施肥料,适时种的菜籽种,扁担、农膜、竹条、竹杆……一应俱全,大哥倒是忙得不亦乐乎。
我有些不懈地问:"懵懵懂懂,清明下种,离清明还相差近二个月,你不怕年年都会发生的倒春寒,让你所有的投入都归于零吗?"
大哥不屑地说:"不怕,我会给播下的种子盖上薄膜矮房子,即保温、保湿、保肥、还防杂草,而且比常规蔬菜提前成熟,这叫反季节蔬莱。"
听他娓娓道来提前种植的科学性、实用性,我竟然想起了那句:"一日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一生之际在于勤"的名言。
这句名言用在大哥的身上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大哥是个地地道道,勤劳朴实的农民。
那年月,因家里穷,买不起学习用品一一珠算算盘,因此他读了小学三年级后就辍学在家,当起放牛郎。
十多岁就开始务农,他这一生最热爱的是土地,最爱种植的是粮食和蔬莱,前些年还经营了几亩责任田,农闲时鸡、鸭、鹅总是成群结队。
今年已上六十岁的大哥,家里人都让他不要再种田,要多休息,他总是淡淡地一句:"不碍事,就当是锻炼身体。"
现在农村实行土地体制改革,将成片的责任田承包给种植大户,只剩下的几处荒边田垄无人问津。
本来就惜土为金的大哥,毅然决然要侍弄这些贫瘠荒凉的田垄,他说:要让这些被遗忘的角落变得蓬蓬勃勃,生机映然。
是的,他一直是位弄地能手。
每年的房前屋后,那一小块万紫姹红的小菜园,就是他生活中的一朵小浪花,一支小插曲。四季都弹奏着生活的嫩鲜,春夏秋冬365个墨绿。
春天:莴笋、韮莱、芹莱、蒜苔……
夏天:冬瓜、豇豆、辣椒、茄子……
金秋:菠菜、萝卜、苤兰、卷心白……
冬季:青菜、花菜、白莱、豌豆尖……
他在这块五彩缤纷的菜园内,可以说什么间种、套种、轮种,十八般武艺全用上了,几乎是见缝插种。
如:韮菜行中栽白菜,白菜砍了插萝卜,这菜园内的土一年四季没空地,他一有空就往菜地里钻,创创挖挖、施肥、除草、捉虫、俢枝……
他说:小块菜田讲究多。黄瓜需要大水大肥,韮菜则需精肥细水,这些多科学、多门道、多品种、多轮番的小菜,虽季节不同,栽种不同,而在用肥上,用水上则需要严格把关,否则、它将用"无情"二字来报复你一一不是"沤根"、就是"烧根"、不是中了"肥毒",就是"痨伤"或是"贫血",摸透了它们的"脾气",才算得上是一个弄地老手。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这块菜园地里,因为有大哥的全情投入,它们也表现得十分忠诚,灿烂的季节,绚丽的色彩,在这景色中,大哥自然地变成一个画匠,养花工,一个舞者。
豇豆、四季豆、黄瓜、苦瓜、攀架吐花、掉穗、炎热的夏天,给菜园子筑起一道道屏风凉棚,更有妙趣横生的冬瓜、南瓜、胖乎乎的叶子,伸起长藤,攀墙越户,只需一根长绳、一只竹杆,它的点缀装饰,给夏日的房前屋后砌起一道道墨绿的花帘,送来了股股清新的蜜意。
每每走进它的下面,立即会享受到一种舒心舒肺的凉爽,在长短藤粗细枝茎中,因它们的性能不同,而花期相近,黄色的、红色的、白色的、粉红色的相映成辉成趣。
各种样式,各种形状,早起观看,美不胜收,目不暇接。月亮升起,院子里,冬瓜藤和围墙的影子,给人凉爽、惬意的感觉。
大哥的一生,他不求大富大贵,以勤劳于一身,平淡、自然,家里总是不缺无公害蔬莱,鸡鸭蛋随时在餐桌上飘着香。
他的斗笠伴着晨露和星光,盛满鸟语和虫鸣,他的扁担在暮霭里迎风荡漾,缀满瓜果蜜甜。
那一行行,一片片,一群群,成了诗,成了词,在他平平淡淡的生活中过出了诗意,这也就是他的乐趣!
一位平凡人的平凡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