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并没有一开始就亲自出马劝降,他知道,劝降是门技术活,许多人被俘之后往往嘴里说得很硬很拽,心里却一直在打退堂鼓,摇摆在降与不降之间。别看有些人平时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可真正到了那个节骨眼上,常常变得很怂。劝降的关键就在于找到那个节点,攻破心理防线。心理防线一破,被俘者常常突然变脸,前倨后恭,三叩九拜,感恩涕零。/p>
这方面,作为过来人,他相当有经验!/p>
洪承畴坚信,生死面前,话说得漂亮的很多,真正宁死不屈的没几个!所以,劝降得讲究策略,得慢慢来,循序渐进,如果一开始他就亲自出马,一旦不成功,后面就没戏了。/p>
/p>
道周进食后,在洪承畴的特别关照和狱卒的细心呵护下,身体慢慢调养过来。既来之,则安之,道周安之若素,照样读书、著述、写诗、绘画,倒也惬意自如,大有要把牢底坐穿的气势。/p>
/p>
二月初的一天,来了一个使者,说是承贝勒爷博洛之令前来劝降。
道周说:“我一介书生,手无寸铁,无缚鸡之力,为何不降?”
使者听后大喜,没料到不费吹灰之力就劝降成功。赶忙请来剃头匠,毕恭毕敬地对道周说:“请先生薙发!”/p>
道周仔细端详了使者的发型,突然故作惊讶,失声问道:“原来你是从薙发国而来,所以要薙发。倘若你是从穿心国而来,那该怎么办,是不是要一箭穿心?”说完,白眼相加,不再理睬使者。/p>
使者听后惭愧难当,空欢喜一场,闷闷不乐离开。/p>
天后,操江巡抚陈谦来了,鞠躬行礼,恭敬地对道周说:“先生海内清流名望,我大清敬之若神。如今明亡清兴,这是天命,不可逆转。先生何不顺应天意,广济苍生,何苦螳臂挡车,自不量力,白白搭上身家性命,以负上天好生之德?”/p>
道周闭目掩鼻,一语不发。/p>
陈谦见状问道:“先生怎么了?”/p>
道周答说:“我眼睛不忍看,耳朵不忍听。”/p>
“那先生为何堵住鼻孔?”/p>
“因为你说的话臭不可闻!”说完,转身背着陈谦大口呼吸,然后径自吟诗作赋,只把陈谦当空气。陈谦无可奈何,只好悻悻而去。/p>
/p>
该洪承畴出马了!这一天,他特地卸下官服,穿上便装,悄悄来到尚膳监,想以朋友乡亲的身份来会会道周。/p>
见面后,道周只瞥了他一眼,接着看书,仿佛眼前压根没这人。石斋兄别来无恙,一切安好?”洪承畴满脸堆欢,作揖行礼。你是谁?”道周冷冷地问道。/p>
“兄台真是贵人多忘事,小弟是南安洪亨九,特来跟兄台叙叙旧!”洪承畴有意拉近距离。/p>
“洪督师早死了!松山战败后,洪督师以身殉国,先帝哀痛,特地赐祭九坛,亲自哭丧。你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无耻小人,胆大妄为,竟敢冒充我堂堂的大明督师?来人啊,快快把这个猪狗不如的东西给我轰出去!”道周厉声喝道。/p>
洪承畴完全没料到道周一见面就劈头盖面一阵痛骂,一代大儒,风度全无,骂得他浑身不自在,既惭愧又尴尬,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进退维谷,只好转身讪讪离开。/p>
出门后,典狱长追出来递给他一幅字,说是道周的亲笔手书,早写好了,就等他来了送给他。洪承畴接后大喜,道周是书法大家,他的墨宝多少王公贵族求之不得,今日愿意主动送我,说明他多少还有惦念乡土之情,看来骂归骂,赶归赶,降不降还真难说。/p>
打开一看,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史笔流芳,虽未平虏终可法;洪恩浩荡,不思报国反成仇。”此联用谐音暗扣史可法和洪承畴二人,颂扬史可法舍身报国,批判洪承畴无耻卖国。
承畴见后,哭笑不得,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
/p>
劝降不成,洪承畴很受伤,他给清廷上了道奏折:“道周清节夙学,负有重望,今罪在不赦,而臣察江南人情,无不怜悯痛惜道周者。伏望皇上赦其重罪,待以不死。”/p>
意在请求免道周一死,但多尔衮最忌惮正是“负有重望”和“江南人情”,下令斩立决。总算敬重道周的名节,没有凌迟处死。/p>
/p>
痛斥洪承畴之后,道周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畅快,每日读书著述,不亦快哉。/p>
隆武二年(1646)三月初五,两位道周的老下属,弘光朝礼部的仪官,前来拜谒,对道周说:“先生大喜。”/p>
道周冷冷答道:“我国破君亡,何喜之有?”/p>
二人说:“朝廷已经批准,容许先生就义。”/p>
道周答道:“对我而言,确实可喜!你们二位却是可悲!”/p>
二人不解,道周痛斥道:“你们二人的祖祖辈辈皆为大明忠臣,大明朝待你们不薄,你们身为忠良之后,却不忠不孝,薙发降清,卖国求荣,辱没先祖,背负千古骂名,难道还不可悲吗?”/p>
二人听后汗流浃背,不敢直视,诺诺而走。/p>
/p>
二人走后,行刑官随后而来。道周盥洗更衣完毕,对行刑官说:“稍等片刻,之前某人求索字画,我答应了,不能食言。”/p>
命铺纸墨,先作小楷,后改行书,纸张太大,一时写不完,便以大字完成。又命铺纸,寥寥数笔,残山败水,烟雾缭绕,长松怪石,陡然而出。画完,写上题词,盖上印章,从从容容出门赴刑。/p>
/p>
随行的还有四弟子。众人乘囚车赴刑场,四人脸色苍白,萎靡不振,道周笑道:“很可怕吗?生死不过瞬间之事,挺一下就过去,便可青史留名,炳照汗青。”/p>
四弟子齐声答道:“是!”铿锵有力,意气昂扬,视死如归。/p>
到了孝陵附近西华门,道周突然跳下车,着地时一踉跄。行刑官赶紧过来扶住,对道周说:“先生莫慌,刑场未到。”/p>
道周睁大眼睛,瞪了他一眼,大声训斥道:“你说的什么话,天下岂有怕死的黄道周?这里原是官道,太祖经常在这里路过,我自然不能坐在车上,所以才跳下车。只因绝食太久,脚下虚弱,以致摔倒,你却当我怕死掉下车,笑话!”/p>
刑官听后肃然起敬,跪下来说:“误会先生了,请先生息怒。”周环顾四周,对行刑官说:“此地万人瞻仰,就在这成大事吧!”铺草席,焚香,道周对着孝陵的方向拜了拜,又朝南对着家乡的方向拜了拜,然后坦然受刑。随从问道周有什么话要交待家人,道周踌躇一会,摇摇头说:“没什么好交待的。”/p>
其实,自从被捕以来,他很想家,特别惦记他那即将满周岁却未曾见过的小儿子。多少次夜里魂牵梦萦回到家中,一切都那么美好,醒来后,却是锥心的痛……/p>
还好玉卿说了,忠臣有国无家!/p>
随从再三要求,道周撕下衣襟,咬破右手食指,在衣布上血书:“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p>
四弟子随之也各血书一幅:“师存与存,师亡与亡。”/p>
道周抬头见日头当空,云过遮日,对行刑官说:“是时候了,动手吧!”/p>
行刑官挥刀一砍,道周人头落地,身体却犹然立而不倒。赵士超身着刑具,抢过去双手抱住道周的人头,大声说道:“先生先行一步,我们就来了。”四弟子随后被杀。/p>
血,淌红了大地!
节选于《黄道周传》,二O一五年十一月
上传中,请稍候… 黄道周就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