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成功的人,我想都是心里有一口气咽不下去。
要么穷怕了,发誓不想再穷了;要么生活不如意,心里憋屈,立志要出人头地;要么,就是不相信自己做不好,坚决死磕到底。
昨天翻朋友圈,看到一个微商朋友发的文字。我觉得甚是有理。
她说:“一切的根源是自己。大四很多人考研,原因是:不想找工作!觉得自己成长不大,就想办法去开个实体店,把希望寄托在开店。然而,亲爱的,这是在回避问题,问题的根源是:每天学习了吗?执行了吗?努力了吗?付出了吗?成长了吗?对客户用心了吗?服务了吗?一成不变的自己,却渴望不劳而获,这本来就不对!不要回避问题!”
看到这段话,感触颇深。
想起自己小时候,因爸爸脾气不好,经常骂我和妈妈。每一次骂我,我就想我一定要认真读书,努力读书,走出大山去外面的城市里上学。心里憋着这股气十多年。
小学五年级左右,开始拼命读书。也可能是真的脑子开窍了,有股不服输的气在推动着自己进步。那会儿觉得不用特别用功就成绩名列前茅。到了初中也是如此。直到后来终于走出大山,离开家到外面世界看一看。
很多人工作的时候不愿意多干一点点活,没有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积极主动去解决问题,没有在遇到技能问题的时候主动学习,不愿意放低自己的姿态请教别人,却每天有精力抱怨薪水低。真真是奇怪!
有人下班之后为了养生,必须晚上十点钟上床睡觉,不帮家人分担一丁点家务。妻子还在扫地擦桌,自己先躺床休息去了。心里却还在想着为什么我的家庭不能和睦,为什么别人的妻子可以温柔似水,而我家的却经常河东狮吼。那是因为妻子上班也劳累,下班还要干“两个人的家务”。心里能没怨气吗?能不河东狮吗?
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好,如何谈成功?
其实,学业也好,事业也好,家庭也好,成功都来自于一个人的付出。付出得多自然能有收获。
不过成功只是一个自己所定义的概念。没有真正的一个定义去衡量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定义。这一切的定义和衡量都在你心里了,不是吗?所以,能否能得到你想要的,那么,看你心里的那个执念有多深,能够付出到多大的地步了。
作为一个宝妈,我现在生活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家庭和孩子上了。但是,对于自己是否能有收入,是否还能有交际圈仍然有自己的想法。
辞职在家以后,因为有足够的睡眠,辞职之前身体不好的情况也已经得到改善,于是,我又开始折腾了。
我看书,写文,做了微商,现在又在玩一个赚钱的小软件。种种,虽然赚得不多,但是有总比没有好。
对于这个状态我也比较满意。我关注职场动态,虽然目前没有打算但是随时可以回归职场。再努把力,说不定靠着副业就可以养活自己养活一家人了呢。
此刻,我在吊着一口气更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