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忘却的记忆

作者: 甘肃__王兴邦 | 来源:发表于2021-11-02 11:33 被阅读0次

    打开尘封的相册,几张泛黄的照片,引起我对工作伊始的回忆。

    第一张照片,我在旧砖窑旁。旧砖窑在村子正中央,那是大炼钢铁的记忆,里面许多不成型的砖坯,由此证明是生产过砖的。沿砖窑前的小路向北200米,就是村小学的旧址。

    那一年,18岁的我中师毕业,带着农家子弟的质朴无华,还有对教师职业的无限憧憬,到本村小学任教。学校6名教师,其他都是民办教师,也都是我的老师。那时候,师范生是稀缺资源,校长理所应当安排我带带五年级语文和一年级数学。那时的小学是五年制,在村小的五年里,我一直担任五年级班主任。

    张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自然成了我的师傅。他告诉我,初登讲台,要镇住学生,要抓教学常规,学生管理顺手后,讲台就站稳了。于是乎,我就先听老教师的课,再亦步亦趋,慢慢熟悉了学生,熟悉了小学教材,熟悉教学的流程,逐步进入了教师角色。

    班上有21名学生,大多13岁左右,虽然学校条件艰苦,但农家孩子好学、吃苦、天真、善良,又由于师生年龄接近,我们很快打成一片了。我们是师生,也是玩伴,上课时,师生各负其责,认真严肃,比学赶帮;上课后,我们打排球、篮球,你追我赶,热火朝天。学生在成长,教师在成熟,这就是那时学校的素质教育。

    一年下来,我付出了努力和汗水,也熟悉了教材和常规,算是站稳讲台了吧!孩子们也很争气,文化课学习也毫不含糊,小升初的考试,语文数学成绩均为全乡第一,在这偏远的乡村,可算是以前没有想到过的。这好消息在村子里传了好久,我也自豪了一阵子!

    第二张照片,学校菜园子里,我和学生的合影。左边是张东基,当年的钢笔字就是印刷体,现在是兰大的教授;右边的赵开军,早年在外地创业,据说也是风生水起。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是这样,学生也是如此。按村小惯例,校农场劳动、垫厕所、冬季和煤,这些苦活累活,都由高年级包干。所以,每到毕业考试后,我都带领学生劳动几天,最重要的活是和煤。同学们拉着架子车,把在砖窑边的黏土拉到操场上,再把黏土和煤块都敲碎,按照一定比例掺匀,再添水搅拌成稀泥,由我和学生用模子磨平,成为一块一块的,晾晒三天后,再搬运到仓库里。这是技术活,劳动强度也大,但孩子们凭着“一不怕脏、二不怕累”的干劲,为学校做了最后一次奉献,团结协作,苦中寻乐,恁是一天干完了所有的活。

    劳动结束,孩子们一顿“庆功宴”,也是毕业餐。一切都是自觉自愿的,饭菜也是丰盛的,面和肉是大家从家中带来的,蔬菜是学校菜园里的,饭是女同学们做的,还有几个热心的家长也来帮忙。大家吃得很香,很开心,颇有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味儿。

    工作之余,我和贵元、志海、吉国,各自带领自己的学生比赛,打篮球或打排球,亦或踢足球。工作的第一年,我用自己的工资购了一个相机,校门外的砖窑旁,留下了许多的照片,这都是比较珍贵的,是孩子们童年学习生活的记忆。

    第三张照片。在砖窑下面,我和吉国、志海、贵元和艳萍的合影。

    马老师是校长,那几年我自考大专,每逢考前一周,他都替我上五年级语文,让我顺利拿下中文大专。后来参加西北师大函授,入学考试是挺难的,他帮我上两个月的课,我考出了全市第一的成绩,首先得感谢他。接到通知后,我特意准备农家土鸡,来表达对老师的谢意。掌勺的是艳萍,她是幼儿教师兼炊事员,她善良文静,爱读书,一手厨艺让大家回味不已!

    我是个念旧的人,每每回到老家,我总要抽出时间,和邻居们拉拉家常,去看看学校,去看看平时游玩的旧砖窑。时隔多年到现在,老家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那片我曾经奉献过青春,挥洒过汗水的热土。

    学校布局调整后,我曾从教的村小学前几年已经撤并了,那个砖窑也因开垦荒地夷为平地了,那些孩子们也都各奔东西事业有成了。可惜的是,给予我帮助最大,引领我走进职业生涯的张老师、马老师先后作古,每每想到此处,都令人唏嘘不已!

    现在,树中老师快退休了,吉国、志海、贵元都已经年过不惑,偶有见面,也格外亲切。沉稳秀气的艳萍,据说也外地定居,家庭事业也不错。年岁愈大愈念旧,都是人之常情,惟愿昔日好友一切安好吧!

    这些照片,既是30年前中国乡村教育的缩影,也是一个教育人曾经的诗和远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曾忘却的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mx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