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我的奋斗
当自律变成炫耀性的仪式后,你在得意些什么?

当自律变成炫耀性的仪式后,你在得意些什么?

作者: 威尔士亲王 | 来源:发表于2015-12-19 10:13 被阅读740次

    今天在知乎上看了一些关于自律的问答,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这么问的:自律的养成靠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后面,点赞最多的一个答案是这么回答的:你如果经历过不自律的后果,经受过那种从内心深处带来的煎熬、自责、恐惧后,就会对自律趋之若鹜了。

    答主列举了他本人的一些经历:

    1.他是一个大学在校生,准备大四出国,但因为不自律,无论是托福还是雅思,本该早早开始准备,就是因为不自律,每天只顾着打游戏、泡妹子,没去背单词做题练口语,等到大四临近出国开始准备学校申请材料了,才发现自己的英文水平真是差得可以,考了好几次,都没达到想要申请的学校的最低分数要求,于是吵着闹着好几年的出国心愿眼睁睁看着变成了黄花菜。

    2.答主另有一个自我感觉糟糕的地方,就是他那无比庞大的体型。因为管不住自己的嘴,每天吃吃喝喝,又不愿意锻炼健身,体重一路飙升到了100公斤,而他身高只有一米七。他无数次下定决定要早起晨跑、健身,也给手机上了闹钟,但这样懒惰的人也能想象,每次清晨闹钟响起时吵醒的也只是他的手。于是他决心减下去的肥肉,在他毕业时还是原封不动地在他身上安之若素。

    所以,自律,尤其是精神上的自律,一定是在过去经历了一些足以让你刻骨铭心的事情,在某一时刻你开始幡然悔悟,必须从此刻开始做出一点什么改变,不再像以前那种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了什么而生活或者工作,漫无目的像行尸走肉般每天只知道吃饭喝水玩游戏晒太阳。

    我在微博与朋友圈里面看到了不少人每天打卡,比如早起的、跑步的、不看网络小说的,这些都是在建立一套自己的生活体系,就像《西游记·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给唐僧画的警戒圈,在圈外都是一些诱惑你的人或者事儿,你需要提高200%的警惕性来对抗让自己生活产生懒惰的“引燃物”。当我们画下这一圈警戒线后,我们就按照自己定下的规矩、条条框框按部就班完成自己认为应该完成的任务,或者是每天5公里长跑,或者是每天早晨五点起床,或者是每天只看半小时电视剧,等等,都是在具体的事情或事物上对自己进行限制。

    半年前,我也是这样的。我可以做到每天早上五点起床,保持每天5公里以上的跑走结合,一个月内完成300万字的阅读量,保持一周到半个月一篇评论或感悟的写作量。完成这些事情后,我都会沾沾自喜地在微博与朋友圈里晒出来,然后等着别人点赞,满足一下自己小小的虚荣心:“看,哥们我做得还不赖吧!”但是,其实在微博与朋友圈里打卡无非是想让别人知道有这么事儿,更进一步来说,只是想有个别人监督的地儿,当我不想完成今天的任务时,会有一种“不行啊今天没打卡有人过来问怎么办”的戚戚然心态。

    当一个人自律的养成变成一种炫耀性的仪式后,整个儿味道都变了。它不再是你保持昂扬斗志、不断向前的力量来源,它不再是你完成工作中棘手事情的杀手锏,它甚至不再是仅仅抵制空虚无聊的有力武器。所以,我知道自己错在了什么地方,我必须恢复到养成自律的原旨上来。

    其实,真正自律的养成应该是对自己欲望的克制,在当下节制自己的短期愉悦感,以期长远目标的实现。有一种说法叫做“别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约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想要继续成长,想要变成过去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脑子里默默发誓要成为的那种人,你就不能沉溺于持续欢愉的舒适区内,你总要走出这么一步,让短暂的愉悦感让渡于严格的自律与克制带来的充实感。当明白了这个道理时,拘泥于在事物表层化上的自律,才会变成一种真正内在的对欲望、对当下舒适感说“不”的,产生于精神层面的自律。无论是儒家讲的“克己寡欲”,还是阳明心学提出的“心外无物、心外无事”,都慨莫能外。

    我自己想要进行的改变,来自于对自身生活的不满足,也来自于过往受尽身体病痛折磨摧残而破罐子破摔的得过且过心理。当我不知道到底怎么才能改变生活时,我只有从一个个小小的习惯着手,开始学会自律。当我的心智成长到终于知道不用在朋友圈里刷着存在感,每天固定时间打卡以后,我也算堪堪摸到了“成熟”两个字的边缘。

    用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过话来结尾: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

    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谨以此文与诸君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自律变成炫耀性的仪式后,你在得意些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np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