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说到了关系中,对自己的言行的觉察。本文继续移情部分的内容。
负移情
一般而言,移情分两种,一种是负移情,指来访者把咨询师视为过去经历某个给他带来挫折、不快、痛苦或压抑情绪的对象,在咨询情境中,将原有的情绪转移到咨询师身上。
大概是莫名我就讨厌你。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什么情况呢?有,我觉得是经常发生。其实以前我也没觉得我身上有。
当我知道这个概念,再对比现实,增加觉察之后,发现身边经常发生。也就是可能不是这件事情的原因,是因为我觉察力的原因。
在之前没有觉察力,因此它不存在,而有了觉察力之后,我才发现它一直都在我身边。突然想到了哲学家的一句话说,你存在,所以我存在。
有时一种资源,相生相克的,相生是因为有你存在,所以我才存在。比如说父母,他有了孩子才能成为父母,没有孩子就没有父母。
再比如我写出来这篇作品,有人阅读,才有作品的存在,有先后顺序,存在因果关系。这是相对应的关系。
跑题了,继续聊负移情。负移情是看到一个人,莫名会觉得不喜欢,觉得烦,而会觉得厌恶或者有其他不愉快的感受。
我觉得这里有个关键词叫唤起。在这个过程中,要分清感觉和事实。一个人,你感觉他很讨厌,和他真的讨厌,接触到的所有人都讨厌他。
前者是感觉观点,后者是事实。这在心理学界叫做现实检验能力,在咨询中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比如来访者会描述某个人是特别完美,没有任何缺陷的,另一种可能他觉得某个人特别糟糕,没有一点好处,没有一点优点。
那这一听明显出现了移情,感觉跟现实的混淆,而作为咨询师,大概率会顺着他的感觉说,他觉得一无是处,就按照一无是处的方式回应的。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区别现实跟感受,事实跟观点。再聊唤起,在咨询中,出现这种情况,大概率不是现实,而是对方的某种特质唤起了你曾经有过的糟糕感受。
莫名的会很讨厌这个人。他身上某个地方跟你的小时候厌恶的某个人类似。比如戏剧舞台上,经常出现坏人长着一张脸,好人长着一张脸,或他脸上有个大痦子。
从他的脸谱,就能分辨出好坏。对坏人是某种特殊的厌恶,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唤起。重复过无数次的经验告诉你,这是坏人。
正移情
第二种是正移情,指来访者把咨询师当作以往生活中某个重要的人物,他们逐渐对咨询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情感,表现出十分友好,景仰,爱慕,甚至对异性咨询师表现出爱的成分。
这是说在咨询中,来访者表现出强烈的正向情感。咨询师可能没做什么,但来访者就表现出了强烈的情感。
一方面可能是来访者常用的一种应对方式。在感觉到某个点时,会表现出过于强烈的正向情感。而这跟咨询目标有什么关系吗?
如何解释他这种情感,自己解释,来访者是怎么解释的?探索对比发现差异。咨询的开展和收获,就在点滴的探索中。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他生活中比较缺少爱与期待。一旦出现了,就表现出这种过于强烈的情感波动。
正向移情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真正喜欢咨询师的“人格魅力”而造成的爱的倾向。这种基于鉴赏的情感与正常情感很相似。
如果是这样,与一般处理被人不适当地爱上没有什么不同。第一,咨询师要表示你的理解和感谢,第二,指出这种情感不可能转化为现实,从而消除对方的爱的幻想。
微弱的不会影响咨询效果,基本上都不需要处理,如果是严重的需要处理,在电影《扪心问诊》中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尝试自己先处理,和来访谈这件事情,另一种方式就是转介。尽量处理这段关系,能继续最好,如果不行的话需要转介绍给其他咨询师。
剧中出现这种情况,就转介给其他咨询师了。喜欢,往往是信任相互关系的最好证明。
所以在这样做的时候,不能过分伤害对方的情感,以使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咨询关系,受到损失或破坏。
也许这类人是很难与你产生共鸣的,这也是心理分析有效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个内在因素。
分析二者差异,看到差异背后,展现出来的不同思考认知,仅仅是看见,就有很大的帮助。
今天就到这里,部分观点来自《心理咨询基本功技术》岳晓东,谢谢您的欣赏,欢迎留言咨询。
网友评论